上班受了点轻伤,赔偿的事儿到底该怎么办?
大伙儿上班的时候,万一不小心磕了碰了,受了点轻伤,虽然不算太严重,但毕竟是在工作中受的伤,这赔偿的事儿该怎么算呢?很多朋友可能觉得伤不重,不好意思找单位,或者不知道具体能赔些啥,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其实...
嘿,各位刚入职场的实习生小伙伴们,或者负责带实习生的前辈们,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实际的话题:万一实习生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了点轻伤,比如被纸张划破手了,或者不小心碰倒东西砸到脚了,不算太严重,但也确实是在工作时发生的,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妥当呢?别慌,听我慢慢说。
别太紧张,但也别不当回事,既然是“轻伤”,说明情况不算危急,但毕竟是在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受的伤,这一点要明确。
第一步,赶紧处理伤口!不管伤口多小,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如果单位有医务室,就赶紧去医务室让校医帮忙处理一下;如果没有,自己也要用碘伏、创可贴这些常备药处理好,避免感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伤口也不能马虎。
第二步,及时报告给单位负责人或带你的老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实习生可能觉得“哎呀,这么点小伤,不好意思说,怕给老师添麻烦”,或者“刚来没多久,不想给单位留下不好印象”,千万别这么想!及时报告不是小题大做,这是让单位知道情况,一方面单位可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续万一有什么问题,有个凭证,跟负责人说明白怎么受的伤,伤在哪儿了,严不严重。
第三步,如果需要,赶紧去医院检查。有时候看着是轻伤,但为了保险起见,特别是如果感觉有点不舒服,或者伤口有点深,一定要跟单位说,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让医生评估一下,检查的费用,按理说应该由单位来承担,因为这是“工伤”范畴(具体算不算工伤,咱们后面细说)。
第四步,保留好所有证据。比如受伤时的现场照片(如果方便的话)、就医的病历本、诊断证明、医药费发票等等,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但万一后续有什么纠纷,都是重要的证据。
第五步,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单位的责任。实习生受伤算不算工伤,这是个核心问题,如果实习生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这种情况比较少),那按工伤处理没问题,但大多数实习生是基于实习协议,这就比较复杂了,这时候,就要看实习协议里有没有相关约定,即使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工伤,单位作为实习生的管理方,也有保障实习生在工作过程中人身安全的义务,合理的医疗费用,单位通常是应该承担的,如果单位有给实习生购买商业保险(比如意外险),那也要及时走保险流程。
第六步,如果单位不管不问,别害怕,要学会维权。可以先和单位好好沟通,把情况说清楚,如果沟通不成,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如果是学校安排的实习)反映情况,或者寻求法律援助。
以案说法:
就说小王吧,他是某大学的大四实习生,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有一天,他在帮同事搬资料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金属文件夹划破了手,口子不算太深,但流了不少血,小王当时有点懵,同事赶紧递给他纸巾,让他去洗手间冲冲。
小王冲洗完回来,心里有点嘀咕,这算不算工伤啊?医药费谁出?他想起之前听人说过实习生不算正式员工,后来,他鼓起勇气跟带他的李经理说了这事,李经理挺通情达理,让他先去附近的社区医院好好处理一下伤口,把发票留好,回来给报销,小王去医院消了毒,医生给包扎了一下,花了80多块钱,回公司后,李经理很快就给他报销了医药费,还叮嘱他以后工作要小心。
这个例子里,小王的处理就比较得当:及时处理伤口,主动向单位报告,保留了医药费凭证,单位也尽到了责任,如果当时李经理说“这点小伤自己处理一下就行”,那小王就需要进一步和单位沟通,说明这是在工作中受的伤,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条链接:
关于工伤认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虽然实习生的情况特殊,但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适用,比如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实习生受伤。
律师总结:
实习生在工作中受了轻伤,大家记住几个关键词:及时处理、及时报告、保留证据、明确责任、积极沟通、依法维权。
希望各位实习生小伙伴都平平安安,但万一遇到这种小意外,也知道该怎么应对,工作重要,安全更重要!
嘿,各位刚入职场的实习生小伙伴们,或者负责带实习生的前辈们,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实际的话题:万一实习生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