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催收人员是如何获取我的通讯录的?
网贷逾期后,催收人员如何获取通讯录? 很多借款人发现,一旦网贷逾期,催收人员不仅能联系自己,还能联系到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甚至同事、领导,他们是怎么拿到这些信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借款时...
网贷逾期后,最让人头疼的不仅仅是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还有催收人员对通讯录的疯狂骚扰,很多借款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逾期后,亲朋好友、同事甚至多年不联系的人,都接到了催收电话或短信,网贷催收到底是怎么骚扰通讯录的?他们这样做合法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爆通讯录
这是最常见的手段,借款时,很多网贷平台会要求授权读取通讯录,一旦逾期,催收人员就会挨个拨打通讯录里的联系人,甚至群发短信,告知“某某欠款不还”,试图通过社会压力逼迫借款人还款。
冒充公检法或律师
部分催收会伪装成“律师”“法院工作人员”或“警方”,声称借款人涉嫌“金融诈骗”,威胁要起诉或上门调查,以此施压。
短信轰炸
除了电话骚扰,催收还会发送大量短信,内容可能是“欠债还钱”“信用受损”“影响子女上学”等,甚至附带侮辱性语言,让借款人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社交媒体骚扰
部分催收会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找到借款人的好友或同事,发送催收信息,甚至伪造聊天记录进行威胁。
P图、伪造律师函
一些不合规的催收会PS借款人的照片,制作“老赖名单”在社交平台传播,或者发送虚假的“律师函”“立案通知”,制造恐慌。
2021年,广东某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借款人李某因网贷逾期,催收公司连续数月拨打其通讯录里的亲友电话,并发送侮辱性短信,李某的母亲因不堪骚扰,精神压力过大住院,法院认定催收公司的行为构成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判决其赔偿精神损失费并公开道歉。
此案说明,即使借款人逾期,催收机构也无权肆意骚扰通讯录,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禁止催收机构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采取恐吓、侮辱等手段催收。
保留证据
录音、截图所有骚扰电话、短信、社交平台信息,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
投诉举报
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12321举报中心投诉违规催收。
协商还款
主动联系平台,说明困难,争取延期或分期还款,避免催收升级。
法律维权
如果催收涉嫌侮辱、诽谤或频繁骚扰,可起诉对方侵犯隐私权、名誉权,要求赔偿。
欠债要还,但催收不能无法无天!借款人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必因催收的恐吓而过度恐慌,合理应对,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网贷逾期后,催收人员是如何骚扰你的通讯录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网贷逾期后,最让人头疼的不仅仅是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还有催收人员对通讯录的疯狂骚扰,很多借款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