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工资却不交社保,真的可以吗?
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挺扎心但又特别现实的话题——公司每个月工资照发,但社保一分不交,这操作到底合不合法?会不会哪天突然发现自己“裸奔”在风险里?别急,我给你捋一捋。 说实话,很多公司,尤其是一些...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经常遇到企业主或员工咨询类似的问题:“公司给我发工资,但说不交社保,这样合法吗?”听起来好像是个简单的选择题,但实际上,这背后藏着不小的法律风险,我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话题,帮你理清思路。
我得明确告诉你:发工资不交社保,绝对不行!这不是什么“可选项”,而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义务,社保,全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它就像员工的“安全网”,确保你在生病、退休或失业时有个保障,很多老板觉得,反正工资发到位了,社保能省就省,还能降低公司成本,但这种想法很危险——法律上,社保和工资是绑在一起的,缺一不可,如果你只发工资不交社保,就等于在玩火,轻则被罚款,重则可能面临诉讼甚至刑事责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社保不是“福利”,而是权利,根据中国法律,用人单位和员工必须共同缴纳社保,这是强制性的,举个例子,假如一家公司为了省钱,和员工口头约定“工资高一点,社保自己解决”,这看似双赢,实则违法,员工可能短期内多拿点钱,但长远看,少了社保保障,万一出点意外,哭都来不及,而公司呢?一旦被举报或稽查,不仅要补缴欠款,还得交滞纳金和罚款,甚至影响企业信誉,我见过不少案例,小企业因为省这点钱,最后赔得倾家荡产。
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发工资必须交社保,这是底线,没得商量。我带你看看真实案例和法条,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记得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子:一家初创公司的老板小王,为了吸引人才,给员工开了高工资,但偷偷不交社保,员工小李觉得工资高,也没多问,结果半年后,小李生病住院,才发现没医保报销,自掏腰包花了好几万,他一气之下把公司告了,法院判决公司不仅要补缴所有社保,还赔了小李的医疗费和违约金,小王后悔莫及,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老老实实交社保,省那点钱还不如多招几个靠谱员工。”
这个案子很典型,它告诉我们:不交社保,短期看是“省钱”,长期看是“烧钱”,员工不是傻子,社保是他们的合法权益,一旦出事,公司逃不掉责任,现在税务和社保部门数据联网,想蒙混过关几乎不可能,别以为小公司没人管——稽查起来,一查一个准。
说到法律依据,主要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其中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简单说,就是员工一入职,公司就得赶紧办社保,如果不办,根据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由社保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并加收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你看,法律写得清清楚楚,没留任何模糊空间,这可不是吓唬人,而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社保就像汽车的保险——平时用不上,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公司如果省这点钱,等于把风险转嫁给员工,法律绝不答应。
发工资不交社保,绝对行不通,作为律师,我建议企业主们:别图一时省事,把社保当回事儿,它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员工呢?也要擦亮眼睛,如果公司不交社保,赶紧维权——可以向当地社保局举报,或找律师帮忙,社保是你的“护身符”,丢了它,吃亏的是自己。
如果你有类似困惑,欢迎随时找我聊聊,法律这东西,看似复杂,但把握住核心,就能少走弯路,希望这篇文章帮到你,咱们下回再见!
发工资不交社保,真的可以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经常遇到企业主或员工咨询类似的问题:“公司给我发工资,但说不交社保,这样合法吗?”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