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1年没还,突然收到起诉通知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见招拆招!
哎呀,手机突然叮咚一响,一条法院的短信或者一封挂号信送到家门口,上面赫然写着“因逾期1年,我方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场景,估计谁看了都得心头一紧,脑子一片空白。逾期1年突然被说起诉,是不是天要塌下来...
咱们得理清一个概念: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说,你再怎么逾期,只要没涉及诈骗、伪造材料等故意行为,一般不会直接“坐牢”,但债权人(包括网贷平台或第三方催收公司)有权通过合法方式追讨债务,比如电话提醒、发律师函、甚至起诉到法院。
那“威胁上门”到底合不合法?关键看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债权人可以主张权利,但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采取暴力、骚扰、恐吓等非法手段,换句话说,催收人员可以上门,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但如果对方一上来就吼“不还钱就砸门”“找你单位曝光你”,这已经涉嫌暴力催收,属于违法行为,尤其是那种口头威胁“我们已经到楼下了”但实际上根本没来的,多半是心理战术——他们也知道真上门成本高、风险大。
那你可能会问:“逾期1年了,他们会不会真的起诉?”
有可能,但也不是必然,网贷平台更倾向于批量起诉或打包转让债权,单个用户逾期金额小的话,起诉成本高,反而更依赖催收施压,但如果金额较大(比如超过5万)、逾期时间长,被起诉的概率会显著增加,一旦法院判决后仍不还款,可能面临强制执行(比如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
但重点是:无论对方是否上门,你的应对方式决定结果。
👉 如果对方上门:
👉 如果对方只是电话威胁:
主动协商还款
别等催收找上门!主动联系平台客服,说明困难,申请分期或减免利息(很多平台有政策),记得录音、保留聊天记录,作为后续凭证。
整理债务清单
算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哪些合规哪些不合规(比如年化超过15.4%的利息可能不受法律保护),优先还合法债务,避免“滚雪球”。
法律底线别碰瓷
如果被起诉了,千万别躲!积极应诉,到庭说明情况,往往能争取到更合理的还款方案,缺席判决反而可能让你更被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9条:
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8条:
催收人员不得采取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行为,不得频繁骚扰债务人或其他人员。
逾期1年不是世界末日,但拖得越久,成本越高,催收的“上门威胁”大多是心理战,真正违法的反而是他们,咱们要做的是:冷静应对、主动协商、保留证据、依法维权,法律保护的是理性且积极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逃避或硬碰硬的人,如果你真的陷入困境,不妨咨询专业律师——有时候花点小钱,能避免大麻烦。
债务如山,但人生更长远,稳住,你能赢!
网贷逾期1年,催收威胁上门真的假的?别慌,律师教你见招拆招!,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文章正文:逾期1年,催收上门的真相与底线 咱们得理清一个概念:网贷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