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还不上,结果被起诉了,这可咋整?
生活中,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有些人可能就想着,网上借点钱,周转一下,等发了工资就还,可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工资没按时发,或者又冒出别的急事,网贷的窟窿就这么拖着,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一张法院...
最近后台有位朋友挺着急,跟我说他之前借了个网贷,利息有点高,后来手头紧,就想跟平台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少还点利息,或者拉长点还款期限,结果呢,协商来协商去,不仅没谈拢,反倒收到法院传票了,说平台把他给告了,他就纳闷了,我只是想减点息,怎么就成被告了呢?这事儿啊,其实不新鲜,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咱们得先明白,为啥想减息会被起诉,借款人觉得利息太高,或者确实经济困难,就会主动找网贷平台协商,希望能减免一部分利息、违约金,或者调整还款计划,这本身是个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但问题往往出在协商的过程和方式上。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利息超过多少多少就是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然后就自行决定只还本金,或者干脆不还了,等着平台来找自己协商,还有些可能是找了些所谓的“第三方协商机构”,结果钱交了,事儿没办成,平台那边还因为联系不上人或者持续逾期,直接走了法律程序。
平台起诉,核心诉求通常就是让你还钱,包括本金、合法的利息以及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如果有的话),他们认为合同是双方签的,利息也是当初说好的(这个“好”是不是真的合规另说),你不还钱就是违约,当协商这条路走不通,或者平台觉得通过诉讼能更快更有效地追回欠款时,起诉就成了他们的一个选择。
就说小张吧,他在某网贷平台借了5万块,分36期,算下来总利息快3万了,他觉得利息太高,还了几期后就还不动了,他听人说超过LPR4倍的利息不用还,就自己停了还款,想着等平台来找他协商减免,结果平台催收了几次,小张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就说“利息太高,还不起,要减息才还”,僵持了几个月,小张没等来协商,反而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平台诉求很明确:偿还剩余本金、按合同约定利率计算的利息以及逾期罚息。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但合同中约定的部分逾期罚息过高,法院依法进行了调减,最终判决小张偿还剩余本金,并按法律保护的利率支付相应利息,小张本来是想少还钱,结果因为方式不当,不仅没少还,还额外承担了诉讼费和律师费(如果合同有约定的话),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啊,遇到网贷利息高、还款困难的情况,想协商减息是对的,但千万别用错了方法。
网贷减息协商是个技术活,既要懂法,也要有策略,更要有耐心,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搞得更复杂,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啥具体问题,也欢迎大家继续交流。
网贷想减息,结果被起诉了,这可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后台有位朋友挺着急,跟我说他之前借了个网贷,利息有点高,后来手头紧,就想跟平台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少还点利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