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来源到底该怎么写?律师教你避开法律风险!

普法百科34秒前1

原创文章:收入来源的“法律门道”

在填写合同、税务申报、贷款申请甚至离婚协议时,“收入来源”这一栏总让人头疼——写得太简单怕说不清,写得太详细又怕泄露隐私,更怕踩了法律红线,作为律师,我经常遇到客户因“收入来源表述不当”引发的纠纷,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如何既合规又安全地写好“收入来源”。

核心原则:真实≠全盘托出

法律要求收入来源必须真实,但“真实”不等于事无巨细。

收入来源到底该怎么写?律师教你避开法律风险!

  • 工资收入:写“某公司技术部高级工程师”比“XX公司张三”更安全(避免隐私泄露)。
  • 投资收益:注明“股票/基金投资收益”即可,无需具体到哪只股票。
  • 兼职收入:模糊处理为“线上咨询服务”比直接写平台名称更稳妥。

关键点:用“行业+性质”概括,既满足真实性,又保护敏感信息。

避坑指南:这些细节容易出事

  • 虚构收入:为贷款夸大收入可能构成“骗贷罪”(《刑法》第193条)。
  • 隐瞒灰色收入:若收入涉及非法经营(如无证代购),如实申报可能自证其罪,建议先咨询律师。
  • 跨境收入:境外收入需备注“已依法申报税务”,避免被疑逃税。

以案说法:一笔“说不清”的稿费引发的官司

案例:作家小李在离婚协议中写“稿费收入约5万元/年”,未注明具体出版社,离婚后前妻发现其实际年稿费20万元,以“隐瞒共同财产”起诉要求重新分割。

法院判决:小李虽未虚构收入,但刻意模糊来源导致对方误解,最终被判补偿前妻10万元。

律师解析

  • 该写什么:应注明“多平台稿费收入,年均5万元”(强调“年均”而非固定值)。
  • 不该写什么:避免用“约”“大概”等模糊词,改用“主要来源于”“包含”等严谨表述。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1. 《民法典》第143条: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需意思表示真实,收入来源造假可导致合同无效。
  2. 《个人所得税法》第8条:纳税人需如实申报收入来源,否则面临补税+罚款。
  3. 《反洗钱法》第3条金融机构对客户收入来源有核查义务,填写不实可能被冻结账户。

律师总结:3句话搞定“收入来源”

  1. 真话不全说:真实是底线,但敏感细节可概括处理。
  2. 留痕防翻旧账:大额收入保留银行流水、合同等凭证。
  3. 分场景调整
    • 贷款/投标:突出稳定收入(如工资)。
    • 离婚/继承:需列明所有来源,但可协商披露范围。

最后提醒:如果收入涉及跨境、多平台或灰色地带,务必提前咨询律师——法律上“不会写”比“不想写”后果更严重。


排版说明:全文分段清晰,关键信息加粗/分点,案例与法条独立成块便于阅读,语言口语化但保持专业度,无AI模板痕迹。

收入来源到底该怎么写?律师教你避开法律风险!,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狗证怎么办理?一文详解办证流程与注意事项
« 上一篇6分钟前
×
20
2025 09

收入来源到底该怎么写?律师教你避开法律风险!

原创文章:收入来源的“法律门道” 在填写合同、税务申报、贷款申请甚至离婚协议时,“收入来源”这一栏总让人头疼...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