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

普法百科14小时前1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部分情况下有效。除法定的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约定有效性需分情况来看。

有效的情形。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例如,用人单位花费 10 万元为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约定服务期为 5 年,劳动者工作 2 年后违约离职,那么用人单位可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最高为 6 万元(10 万÷5 年×3 年)。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无效的情形。除了上述两种法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条款是无效的。比如,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提前离职需支付高额违约金,而不存在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的情况,这种约定就是无效的。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通过不合理的违约金条款限制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并非一概有效或无效,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分享举报
不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 上一篇14小时前
军嫂产假多少天
下一篇 »14小时前
×
19
2025 09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部分情况下有效。除法定的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