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社保给补贴,员工真的赚到了吗?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职场中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话题:有些公司为了省事或省钱,不给员工交社保,而是用现金补贴来代替,听起来好像员工多拿了一点钱,但背后藏着不少风险,你可能觉得,“反正我年...
“律师,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跟公司商量一下,这个月社保先不交了?反正到手工资还能多拿点,公司也省心,这不是双赢吗?”
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作为律师,我得摇摇头说:这可不是“双赢”,而是“双输”的冒险行为。
其实这种想法背后,无非是两种心态:
但问题是,社保真的能说“不交”就不交吗?
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法定强制义务。
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保费,也就是说,这不是“商量着来”的事情,而是法律规定的底线。
哪怕你和公司白纸黑字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或者口头约定“工资含社保补贴”,这类协议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一旦被查,公司不仅要补缴,还可能面临滞纳金甚至罚款;而员工看似多拿了点钱,实则损失了长远保障。
很多人以为社保就是“退休金”,其实它背后是五大保障: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养老。
如果你同意不交社保,意味着:
更现实的是——很多城市落户、购房、买车摇号,都要求连续社保缴纳记录,你为了多拿几百块现金,可能未来连买房资格都丢了。
这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
员工只要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告一个准,公司不仅要补缴社保,还可能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甚至被处以欠缴数额1~3倍的罚款。
别以为“员工自愿”就能免责——法律不看“情愿”,只看“合规”。
社保不是“扣钱”,而是“存保障”。短期看似“多拿钱”,长期实则是“赌未来”,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都别为了一点小利去挑战法律底线。
真正靠谱的公司,不会在社保上动手脚;真正聪明的员工,不会拿保障换现金,毕竟——法律保护的不是“捷径”,而是每个人踏实生活的底气。
“律师,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跟公司商量一下,这个月社保先不交了?反正到手工资还能多拿点,公司也省心,这不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