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账先别乐!你的个人所得税交对了吗?

普法百科35秒前1

个人所得税怎么交?手把手教你合法省心

每个月工资到账时,很多人只盯着数字傻乐,却忽略了背后“隐形”的个税扣缴,个税缴纳没那么复杂,掌握以下3个关键步骤,你也能轻松搞定:

工资到账先别乐!你的个人所得税交对了吗?

  1. 搞清楚谁要交税
    不是所有收入都要交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9类收入需纳税,而像保险理赔、养老金等属于免税项目。

  2. 算清“税前”和“税后”
    你的应纳税所得额 =月收入 - 起征点(5000元) - 专项扣除(社保公积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房贷等)
    举个例子:小王月薪1万,社保扣2000元,有1个孩子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 5000 - 2000 - 1000 = 2000元。

  3. 选择缴纳方式

    • 单位代扣代缴:最常见,工资发到手时税已扣完。
    • 自行申报:适合自由职业者或有多项收入的人群,需在次年3月1日-6月30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理汇算清缴。

小贴士:专项附加扣除是“省钱利器”!记得在APP里填报租房、赡养老人等项目,每年最多能省上万元。


以案说法:多交的税还能退回来?

2023年,杭州的李女士发现自己的个税APP显示“应退税额4200元”,原来,她在外兼职写稿的劳务报酬被预扣了20%的税,但全年总收入不足6万元,最终通过汇算清缴全额退回。

律师分析

  • 劳务报酬预扣税率较高(20%-40%),但实际可能适用更低综合税率。
  • 年度汇算时,系统会自动合并所有收入并重新计税,多退少补。

教训:别嫌麻烦!每年3月一定要登录个税APP查一查,说不定有惊喜。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重点提示:2023年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也纳入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可抵扣1000元。


律师总结

个税缴纳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动态管理的过程,记住3个原则:

  1. 留存凭证租房合同、子女出生证明等材料至少保存5年;
  2. 及时更新:跳槽、买房、生孩子等情况需同步修改APP信息;
  3. 主动维权:若发现单位未足额代扣或计算错误,可向税务机关申诉。

最后一句扎心提醒:如果你从没退过税,很可能这些年一直在“白送钱”给国家!

(全文完)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实际税务咨询案例撰写,政策更新至2024年,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

工资到账先别乐!你的个人所得税交对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被异地起诉了,我该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18
2025 09

工资到账先别乐!你的个人所得税交对了吗?

个人所得税怎么交?手把手教你合法省心 每个月工资到账时,很多人只盯着数字傻乐,却忽略了背后“隐形”的个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