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一文讲透你的工资到底被扣了多少

普法百科36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发工资那天,兴冲冲打开银行短信,结果发现到手的钱比预期少了一大截,明明工资条上写着“应发1万5”,可银行卡里只进了1万出头,这时候你心里难免嘀咕:剩下的那几千块去哪儿了?是不是公司搞错了?还是……我被多扣税了?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个人所得税到底怎么算?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数学题,但里面门道不少,搞懂了,不仅能明白自己每个月缴了多少税,还能知道哪些地方能省、哪些扣除项可以“捡便宜”。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一文讲透你的工资到底被扣了多少


个税是怎么“一步步”算出来的?

先说结论:你交的个税,不是直接按工资乘税率那么简单。它是经过“五步走”的精密计算过程,咱们用一个真实例子带你走一遍。

假设小王在北京上班,每月税前工资18,000元,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合计2,500元,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符合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租房住(符合住房租金扣除),没有其他收入,我们来算他一个月该交多少个税。

第一步:确定“累计预扣法”的适用

现在我们用的是“累计预扣法”,也就是说,每个月的个税不是孤立计算的,而是从年初开始累计算总收入和总扣除,再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步:算“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来了:

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额(5000元/月) - 累计社保公积金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依法扣除

我们以小王第一个月为例:

  • 累计收入:18,000元
  • 免税额:5,000元
  • 社保公积金:2,500元
  • 子女教育:1,000元
  • 住房租金:1,500元

18,000 - 5,000 - 2,500 - 1,000 - 1,500 =8,000元

这个8,000元,就是小王第一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步:查税率表

个税是超额累进税率,像爬楼梯,赚得越多,税率越高,目前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适用于居民个人综合所得):

级数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6万元3%0
2超过3.6万至14.4万10%2520
3超过14.4万至30万20%16920

小王第一个月应纳税所得额是8,000元,全年累计才刚起步,肯定在第一档,税率3%。

第四步: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8,000 × 3% - 0 =240元

所以小王第一个月要交个税240元,到手工资约为:
18,000 - 2,500(五险一金) - 240 =15,260元

看到没?并不是所有收入都按高税率征税,而且有各种“减负”通道。


专项附加扣除,是你最大的“节税利器”

很多人不知道,个税改革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专项附加扣除,它就像一张“税收优惠券”,用得好,一年能省好几千。

目前有六项可以扣:

  1. 子女教育: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从出生到博士)
  2. 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每月400元,职业资格每年3600元
  3. 大病医疗:年度自付超1.5万元部分,每年最多扣8万元
  4. 住房贷款利息:首套房贷每月1000元
  5. 住房租金:根据城市不同,每月800-1500元
  6.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分摊

比如上面的小王,光是孩子上学+租房,每月就多扣了2,500元,相当于少缴税75元/月,一年就是900元白省。

如果你还没填报这些信息,赶紧打开“个人所得税APP”,动动手指,钱就回来了。


以案说法:张女士多缴税三年,只因漏报一项扣除

张女士在上海工作,月薪2万,一个人还着首套房贷,父母年过60,但她一直没填专项附加扣除,单位按默认方式预扣个税,她每个月交税约1,800元。

直到去年年底做汇算清缴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1000元 + 赡养老人2000元,两项加起来每月能多扣3000元!

她立马补报了信息,并申请退税,经税务机关核算,她过去三年累计多缴个税近2万元,最终全部退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个税不是“交给国家就完了”,而是一个可以“回头看、重新算”的动态过程。每年3月到6月的汇算清缴期,就是你的“退税黄金窗口”。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主要来自以下几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
    明确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条件和申报方式。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这些法规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个税计算的法律基础,既保障了国家税收,也体现了对民生支出的合理照顾。


律师总结:个税不是“黑箱”,而是“透明账本”

作为执业多年的税务律师,我想告诉你:个人所得税从来不是一笔糊涂账。它的设计初衷,是让收入越高的人多承担,收入低或负担重的人少缴甚至不缴。

关键在于——你是否主动了解、积极申报、定期复盘。

很多人觉得“税是公司的事”,其实不然,你是纳税人,你有知情权、申报权、退税权,每年花半小时做个税汇算,可能换来几千块的真金白银。

记住这三点:

  1. 工资≠到手收入,但差额不是“被吞了”,而是依法扣除;
  2. 专项附加扣除不是“福利”,而是你法定的权利;
  3. 每年一次的汇算清缴,是你拿回“多缴税款”的最后机会。

别再问“我的工资怎么越挣越少”了,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有没有把自己的税收权益,一分不少地拿回来?

搞懂个税,不只是省钱,更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一文讲透你的工资到底被扣了多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从哪里查逾期记录?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1分钟前
×
04
2025 10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一文讲透你的工资到底被扣了多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发工资那天,兴冲冲打开银行短信,结果发现到手的钱比预期少了一大截,明明工资条上写着“应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