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普法百科1个月前 (09-17)5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合法原则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从形式上看,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是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从内容上看,合同条款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关于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

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合同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应当对等,不能存在明显的不公平。例如,在劳动报酬方面,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强度、工作业绩等因素合理确定,不能随意压低劳动者的工资。对于一些风险和责任的分配也应当公平,不能将所有的风险都强加给劳动者。

平等自愿原则强调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强迫另一方签订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以及与谁签订合同的权利。任何一方不得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例如,用人单位不能以威胁辞退员工的方式迫使员工签订不合理的合同条款。

协商一致原则指的是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应当是双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一致意见。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当就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重要事项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条款。只有经过协商一致的合同,才能更好地体现双方的意愿,减少日后的纠纷。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双方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都要诚实守信。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等情况,不得隐瞒或欺骗。劳动者也应当如实向用人单位提供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等个人信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例如,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分享举报
学生算失业人员吗
« 上一篇1个月前 (09-17)
医保备案以后就可以异地就医报销了吗
下一篇 »1个月前 (09-17)
×
17
2025 09

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法律解析: 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