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通知要告知公司,我该怎么办?

金融债务2分钟前1

手头紧,网贷逾期了几天,催收电话就打个不停,更要命的是,对方撂下一句“再不还钱,我们就联系你公司,让你领导同事都知道!”这一下可把他吓得不轻,工作要是丢了,那更是雪上加霜。

咱们得明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逾期了,咱们理亏在先,这一点得承认。催收也得讲规矩,不能为了要钱就无法无天

网贷逾期被通知要告知公司,我该怎么办?

催收有没有权利把这事捅到公司去呢?这得分几个层面看:

  1. 欠债是你的个人行为:原则上,你的个人债务和你的工作单位没有直接关联,除非你是以公司名义借的款,或者借款合同里有明确约定相关信息可以向单位披露。
  2. 个人信息保护是底线:你的个人信息,包括你的负债情况、逾期信息,都受到法律保护,催收公司或网贷平台,在没有获得你明确同意,或者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是无权将你的个人债务信息透露给第三方(包括你的公司)的,这可能涉及到侵犯你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3. 催收目的与手段的合法性:催收的目的是让你还钱,这没问题,但手段必须合法。用“告知公司”来威胁你,试图通过给你施加巨大的社会和职场压力来逼你还款,这种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至少是违规的“软暴力”催收。

那万一催收真的这么干了,我能怎么办?别慌,办法总比困难多:

  • 保持冷静,别慌!越是慌,越容易被催收牵着鼻子走,深呼吸,告诉自己,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 主动沟通,但要录音!再次尝试和催收方或网贷平台沟通,说明你的困难,表达你有还款意愿,但需要时间。沟通过程一定要全程录音!这是保护你自己的重要证据,如果对方在电话里再次威胁要告知公司,明确记录下来。
  • 明确告知对方行为违法,并警告!你可以明确告诉催收人员:“你们这种威胁要将我个人债务信息告知我工作单位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我的个人信息和名誉权,是违法的,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做了,我将保留追究你们法律责任的权利。”
  • 如果真的被爆了,收集证据,果断维权!
    • 向网贷平台投诉:说明催收的违规行为,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并道歉。
    • 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比如银保监会(现在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或者“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如果是P2P网贷,也可以向对应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反映。
    • 向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如果涉及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国家网信办或地方网信部门举报。
    • 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催收行为对你造成了严重困扰,甚至影响到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保留好证据(录音、短信、微信截图、公司同事的证言等),可以考虑报警,告他们寻衅滋事或者侵犯隐私。
    • 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因为催收的不当行为导致你名誉受损、工作丢失等实际损失,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建议参考:

  1. 优先内部协商:在事情闹大之前,尽一切可能与网贷平台的官方客服或贷后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而不是只跟催收周旋,诚恳地说明你的经济状况,提供一些证明材料(如果有的话),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计划,比如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
  2. 评估自身财务,制定还款计划: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债务情况和收入来源,看看每月能拿出多少钱来还款,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并严格执行。
  3. 保护好个人信息:平时注意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工作单位、同事联系方式等信息透露给不正规的平台或个人。
  4. 公司层面沟通(如果真的发生了):如果不幸被公司知道了,也不要一味逃避,可以根据情况,考虑是否主动、有选择地向信任的领导或HR说明情况(比如只是短期周转困难,并非恶意拖欠,且已在积极处理),争取理解,这一点要非常谨慎。
  5.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债务问题比较复杂,自己难以应对,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寻求法律援助。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一)取得个人的同意; (二)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三)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四)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五)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六)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其他有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但是有前款第二项至第七项规定情形的,不需取得个人同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四条: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网贷逾期确实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任由催收“拿捏”。欠债还钱是本分,但催收手段必须合法合规,把逾期信息捅到公司,无疑是想通过毁掉你的“社会评价”来逼你就范,这招确实够狠,但也往往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你的个人信息和名誉权是受法律保护的,面对这种威胁,千万别怂,但也别硬碰硬激化矛盾,保持冷静,收集证据,主动沟通,明确底线,必要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债务问题,这才是釜底抽薪的根本,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积极面对,总能找到出路。

网贷逾期被通知要告知公司,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公司申请不交广州社保?员工权益谁来守护!
« 上一篇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