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大家伙儿可能都关心,甚至有点头疼的事儿—网贷逾期后,收到被起诉的通知,这到底是真的假的?别着急,您慢慢听我说,看完这篇,保准您心里有数
网贷逾期收到“被起诉”通知,是真是假?教你几招辨真伪!** 这年头,手头紧了,不少朋友可能都用过网贷,但万一不小心逾期了,那催款电话、短信就可能接踵而至,其中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收到“你已被起诉...
最近手头有点紧,网贷不小心逾期了,然后就收到催收那边发来的信息,说要进行“走访核查”,甚至有的还会提到“联合村委/社区”之类的字眼,一看到这些,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特别慌?“走访核查”到底是个啥?他们真的会上门吗?上门了又会怎么样?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清楚。
你得明白,“走访核查”这个说法,在催收行业里其实挺常见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催收手段,目的是给你施加压力,让你尽快还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说上门就一定上门,更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什么样的“走访核查”是可能发生的,或者说是相对规范的呢?如果网贷平台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真的要进行所谓的“走访核查”,其目的应该是核实你的实际情况,比如你是不是真的遇到了困难,你的居住地址是否真实等等,以便后续可能的协商。但请注意,这个过程必须是合法合规的!
划重点!合法的走访核查,必须是文明的、有限度的,并且绝对不能侵犯你的合法权益。
如果催收人员说要“走访核查”,你先别自己吓自己。你首先要做的是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如果真的有人上门了,记住以下几点:
说到底,“走访核查”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如果演变成暴力催收、软暴力催收,那就是违法行为了。你要做的,是区分清楚,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后收到“走访核查”的通知,先别自己吓自己,这事儿可大可小,关键看对方怎么做,以及你怎么应对。咱们欠了钱,有还款的义务,这是本分;但同时,咱们也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
合法的催收我们理解,也应积极面对;但违法的催收,我们坚决说“不”!保持冷静,核实身份,留存证据,必要时果断报警,最重要的是,积极想办法和平台沟通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才是走出债务困境的正途,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有任何法律问题,随时找我聊!
网贷逾期后,收到走访核查的通知,是真的要上门吗?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手头有点紧,网贷不小心逾期了,然后就收到催收那边发来的信息,说要进行“走访核查”,甚至有的还会提到“联合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