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毕业生签之前必须搞懂的5个关键点!
“辅导员催着签三方协议,可这东西到底有啥用?”“签了会影响考公吗?”“违约金是不是坑?”每年毕业季,三方协议都会成为大学生热议的焦点,这份看似简单的文件,实则暗藏许多法律细节,今天就用最直白的语言帮你...
试用期签合同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签合同后未缴纳社保,档案也仍在学校或者人才市场,通常还算应届毕业生;若签合同后单位正常缴纳了社保,可能就不算应届毕业生了。
应届毕业生一般分为两种,即当年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应届毕业生。当年应届毕业生指在该自然年毕业的学生,比如2024年毕业的学生就是2024年应届毕业生。择业期应届毕业生是指毕业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从档案角度来说,档案是判断应届毕业生身份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在试用期签订合同后,档案依然存放在学校,没有办理就业派遣手续,那么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认定为应届毕业生。因为档案没有转移到用人单位,意味着没有正式进入职场就业体系。
社保缴纳情况也是关键因素。即使在试用期签订了合同,但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保,那么就没有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记录。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符合应届毕业生关于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条件,还能算应届毕业生。但要是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了社保,社保系统里会有相应的就业记录,这种情况通常就会被认为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从而不再具备应届毕业生身份。
对于一些招考、招聘等活动,其对应届毕业生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单位会明确规定,只要是当年毕业的学生,无论是否签订合同、缴纳社保,都算应届毕业生;而有些则严格按照是否落实工作单位来界定。所以,具体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单位的要求来判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解析: 试用期签合同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签合同后未缴纳社保,档案也仍在学校或者人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