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按揭逾期一年,会有啥大麻烦?

金融债务4天前7

大伙儿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常见,但也挺让人头疼的事儿——手机按揭逾期一年,现在买手机,手头紧点没关系,很多商家都推出了按揭分期,一个月还个几百块,新款手机就能轻松到手,可要是一时疏忽,或者碰上点难处,这按揭款逾期了,而且一拖就是一年,那麻烦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咱们得明白,手机按揭本质上也是一种借款合同,你跟贷款公司或者银行签了合同,约定了还款金额和时间,那就得按规矩来,逾期一年,这可不是小事儿,咱们来捋捋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1. 利息和违约金像雪球一样滚:这是最直接的,只要你一逾期,利息就开始按天算,有的还有高额的违约金,逾期一年,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可能最后滚出来的利息比你手机本身的价格还高,利滚利,越拖越多,到时候想还都还不起。

  2. 个人征信“亮红灯”:现在是信用社会,你的每一次逾期,贷款公司都会上报给央行征信系统。逾期一年,这在征信报告上会留下严重的“污点”。以后你想贷款买房、买车,甚至想办张信用卡,银行一看你这记录,大概率会“婉拒”,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到你找工作、租房,因为有些单位或房东也会查征信。

  3. 没完没了的催收电话和短信:刚开始可能只是温柔提醒,时间一长,催收力度就会加大,电话、短信轰炸是少不了的,有的甚至会打到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那里,让你“社会性死亡”,严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 被起诉,甚至被强制执行:逾期一年,金额如果累积到一定程度,贷款公司很可能会采取法律手段,他们会起诉你,要求你偿还本金、利息、违约金以及诉讼费等,如果你败诉了还不还钱,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到时候你的银行账户可能被冻结,名下的财产可能被查封拍卖,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变成“老赖”,限制高消费,连飞机高铁都坐不了。

  5. 手机可能被“处理”:虽然你手机已经拿到手在用了,但有些按揭合同里可能会约定,逾期达到一定期限,对方有权采取某些措施,不过这一点实践中操作起来复杂,但无论如何,债务是跑不掉的。

所以说,手机按揭逾期一年,绝对不是“我先拖着,以后再说”那么简单,它会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你身上,影响你的钱袋子、你的信用,甚至你的未来。


建议参考:

如果你真的已经逾期一年了,或者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王律师给你几条实在的建议:

  1. 赶紧算清楚“总账”:主动联系贷款平台或银行,问清楚截止到现在,你一共欠了多少钱,本金、利息、违约金分别是多少,做到心中有数。
  2. 千万别再躲了,主动联系:不要害怕接催收电话,更不要更换联系方式玩失踪。主动联系对方,说明你的情况,比如为什么逾期,现在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态度诚恳一点,通常对方还是愿意坐下来谈的。
  3. 尝试协商还款计划:跟对方商量,看能不能分期偿还本金,或者减免一部分利息和违约金,比如能不能把剩余的欠款再分成若干期,或者制定一个你目前能承受的月还款额。一定要争取书面的协商结果,免得日后不认账。
  4. 努力赚钱,优先还款:这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开源节流,想办法多赚钱,哪怕辛苦一点,也要把这笔欠款尽快还上,信用一旦受损,修复起来可比赚钱难多了。
  5. 保留好所有证据:跟对方的沟通记录、还款凭证等,都要妥善保存,万一将来发生纠纷,这些都是你的证据,如果遇到暴力催收,也要注意保留证据,必要时可以报警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协商延期还款的法律依据之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逾期就是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虽然有5年期限,但前提是你得先把钱还了,不良行为才算“终止”)

小编总结:

手机按揭逾期一年,后果真的很严重,千万别心存侥幸。钱的事小,信用的事大,如果你正身陷其中,别慌,也别逃避,正视问题,主动出击,积极和对方沟通协商,制定一个可行的还款计划,一步一步把这个“坑”填上,任何时候开始行动都不晚,最怕的就是一直拖着,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也提醒大伙儿,消费要理性,还款要及时,别让一部手机,影响了咱们未来的大好生活!

手机按揭逾期一年,会有啥大麻烦?,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哈喽,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个挺多人关心的话题,就是征信上的逾期记录
« 上一篇4天前
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
下一篇 »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