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完还能重新定责吗
一、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完还能重新定责吗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完后,存在重新定责的可能性。
若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可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载明复核请求、理由及主要证据。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等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此外,在后续的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责任认定,法院也有权根据查明的事实重新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不过,要实现重新定责,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来支撑,否则很难改变原有的责任划分结果。
二、交通事故签订和解协议后可否再起诉
交通事故签订和解协议后一般仍可起诉。和解协议本质上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合同。在以下情形下,当事人有起诉的权利。
若和解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情况,一方可以起诉要求撤销该协议。比如,当事人对事故造成的损伤程度存在重大误解,协议额与实际损失相差巨大,明显违背公平原则。
若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和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起诉撤销协议。例如,肇事者隐瞒车辆存在保险理赔的事实,诱导受害者签订较低赔偿金额的协议。
另外,如果出现新情况、新理由,致使协议约定的赔偿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当事人也能起诉要求增加赔偿。如后续发现因事故引发的隐性疾病,之前协议赔偿未涵盖该部分费用。
不过,如果和解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合法有效,不存在上述可撤销情形,且已履行完毕,起诉可能得不到法院支持。所以,交通事故签订和解协议后,当事人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起诉。
三、交通事故中双方就财产损失赔偿有争议如何办
交通事故中双方就财产损失赔偿有争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自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可就财产损失的范围、金额等进行沟通,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赔偿协议。这种方式简便快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且有利于维护双方关系。
二是申请交管部门调解。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管部门会依据事故情况和相关,对赔偿争议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按协议履行;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是提起民事诉讼。若协商和调解均无法解决争议,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时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财产损失评估报告、维修发票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
以上是关于交通事故中责任划分完还能重新定责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