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到底多久才能真正放下孩子?

普法百科2个月前 (09-13)5

离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情感的风暴,而当风暴中心还牵扯着孩子时,那份痛似乎格外锥心,常常有当事人问我:“律师,我离婚了,到底要多久才能放下孩子啊?” 这个问题,沉甸甸的,带着无尽的酸楚和迷茫。

“放下孩子”这四个字,本身就可能是个伪命题,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那份血脉相连的情感,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或许不是“多久能放下”,而是“如何适应”这种新的亲子关系模式,以及“如何在新的生活中继续爱孩子”。

离婚后,到底多久才能真正放下孩子?

离婚后,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可能减少,生活的重心也需要重新调整,一开始,你可能会被巨大的失落感、愧疚感包围,觉得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甚至在夜深人静时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孩子的笑脸或哭泣,这太正常了!请允许自己悲伤,允许自己思念,这不是软弱,而是人之常情,是你深爱孩子的证明。

为什么“放下”如此艰难?

  1. 骨肉亲情,天性使然:从怀胎十月到咿呀学语,孩子是你生命中最亲密的存在,突然的分离或相处模式的剧变,必然带来情感上的巨大冲击。
  2. 角色转变的阵痛:从“朝夕相处的父母”转变为“定期探望的父母”,这种角色的落差需要时间来消化和适应。
  3. 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担心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是否适应,担心自己的缺席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这些担忧都会让“放下”变得遥不可及。
  4. 未完成的告别与愧疚:很多父母在离婚时,对孩子会抱有深深的愧疚感,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孩子生活的改变,这种情绪也会阻碍“放下”的进程。

但请记住,离婚只是结束了一段婚姻关系,并没有终止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法律也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放下”,而是如何在新的关系格局下,更好地履行父母的职责,让孩子感受到持续的爱与关怀。


以案说法:

王女士和张先生因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女儿萌萌(5岁)由张先生直接抚养,离婚后的头半年,王女士几乎每天都以泪洗面,觉得自己“弄丢”了女儿,无法“放下”,她频繁地想去看萌萌,有时甚至会在幼儿园门口偷偷看一眼,情绪极度低落,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王女士找到了我,通过沟通,我发现王女士的核心问题在于她将“离婚”和“失去女儿”画上了等号,混淆了“放下婚姻”和“放下孩子”的概念,我向她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离婚后子女探望权的规定,并协助她与张先生就探望萌萌的具体方式和时间进行了友好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王女士每周可以探望萌萌一次,寒暑假可以与萌萌共同生活一段时间。

在明确了探望权,并能够定期见到萌萌,参与到萌萌的成长中后,王女士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不再执着于“放下”,而是将精力投入到如何利用有限的探望时间高质量地陪伴萌萌,以及如何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给萌萌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榜样,王女士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离婚的现实,虽然对萌萌的思念从未停止,但那不再是一种痛苦的牵绊,而是一种温暖的力量,支撑着她和萌萌共同成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所谓的“放不下”,很多时候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孩子的愧疚,当通过法律途径明确了权利义务,能够以一种健康、有序的方式继续关爱孩子时,那种沉重的“放不下”就会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责任”与“牵挂”。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律师总结:

说到底,“离婚后多久能放下孩子”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放下”本身就不是一个恰当的目标。

  1. 正视情感,接纳现实:离婚后对孩子的思念、不舍、愧疚都是正常的情感反应,不要压抑,要学会正视和接纳,给自己时间去悲伤和调整,但不要沉溺其中。
  2. “放下”≠“放弃”:请务必厘清概念,我们要“放下”的是失败婚姻带来的负面情绪、对前任的怨恨,而不是对孩子的爱与责任,亲子关系是永恒的,你需要做的是适应新的相处模式。
  3. 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如果是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积极与对方沟通,依法行使探望权,参与孩子的成长,如果是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也要为对方行使探望权提供必要的协助,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爱。
  4.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是离婚中最无辜的一方,你的情绪稳定、积极乐观,才能给孩子传递正能量,高质量的陪伴比长时间的腻在一起更重要。
  5. 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把一部分精力放回自己身上,努力工作,培养兴趣,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自己活得精彩时,才能更好地照亮孩子的人生。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困扰难以自行排解,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律师的帮助。

别再问“多久能放下孩子”了,用心去爱,用行动去参与,用法律去保障,你会发现,那份对孩子的牵挂,会化为你和孩子共同面对未来的勇气和力量,你们依然是一家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相爱和生活。

离婚后,到底多久才能真正放下孩子?,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再婚是否需要离婚证
« 上一篇2个月前 (09-13)
离婚时可以分割财产吗
下一篇 »2个月前 (09-13)
×
13
2025 09

离婚后,到底多久才能真正放下孩子?

离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情感的风暴,而当风暴中心还牵扯着孩子时,那份痛似乎格外锥心,常常有当事人问我:“律师...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