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可以分割财产吗
一、离婚时可以分割财产吗
离婚时可以分割财产。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等。对于一方的、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一般不参与分割。
在分割财产时,如果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必须吗
离婚协议并非必须找律师。
当事人可自行起草离婚协议。只要双方就、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双方自愿签字,离婚协议即具有一定效力。自行起草能节省费用,还可体现双方真实意愿。
然而,找律师起草离婚协议有诸多优势。律师具备专业和丰富实践经验,能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避免因条款不严谨或违法导致协议无效。在方面,律师可精准识别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对于子女抚养问题,律师能从法律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方案。若后续出现纠纷,由律师起草的协议更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能为当事人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是否找律师起草离婚协议,当事人可根据自身法律知识、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多少钱
离婚协议书公证费用并非固定统一,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公证处会依据当地经济水平、公证事项复杂程度等来确定收费标准。通常收费在200元到500元之间,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费用可能会相对高些,达到500元到1000元。
若离婚协议书涉及的财产关系复杂,涉及较大数额的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公证费用会根据财产价值按一定比例收取。比例可能在0.1%到1%不等。例如涉及价值100万的财产分割,按0.5%收取,公证费就是5000元。
此外,不同公证处的收费政策也存在差异。一些公证处可能会有优惠活动或者针对特殊情况的收费调整。当事人可在办理公证前,向当地多家公证处咨询具体收费情况,进行比较后选择合适的公证处办理离婚协议书公证。
以上是关于离婚时可以分割财产吗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