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怎么写才合法?发错一条可能赔10万!

普法百科34秒前1

消息怎么写?这些细节决定法律责任

在微信、邮件、短信满天飞的时代,一条消息的措辞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很多人以为“随口一说”无所谓,但司法实践中,因不当言论被起诉诽谤、侵权甚至违约的案例比比皆是,写消息时,需注意以下核心原则:

  1. 事实优先,避免主观臆断

    消息怎么写才合法?发错一条可能赔10万!

    • “据XX报道,某公司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是客观陈述;而“这家公司卖假货”可能构成诽谤。
    • 法律红线:未经核实的负面消息转发500次或点击超5000次,可能触犯《刑法》诽谤罪。
  2. 书面留证

    重要合作或争议事项,建议通过邮件或文字确认,避免口头承诺。“根据今日沟通,贵方承诺3月前付款”比语音更有效。

  3. 情绪管理是关键

    愤怒时发的消息可能被截图作为证据,某案例中,员工因微信骂领导“无能”被合法解雇,法院认定“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以案说法:一条群消息引发的20万赔偿

案例:张某因与邻居李某有矛盾,在500人业主群发消息称“李某偷税漏税,已被税务局调查”,后经查证,李某并无此事,遂起诉张某诽谤,法院判决张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另承担李某为澄清事实支出的律师费、公证费共计15万元。

律师分析

  • 群消息属于“公共场合”,传播虚假事实构成名誉侵权;
  • 即使事后删除,截图仍可作为证据;
  • 若李某因谣言丢失客户,张某还可能面临更高赔偿。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与你有关

  1. 《民法典》第1024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

  2. 《刑法》第246条(诽谤罪)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3. 《电子商务法》第39条

    电商平台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律师总结:3步写出“无风险”消息

  1. 先自问:这条消息是否基于事实?是否可能被误解?
  2. 再行动:重要事项用邮件/书面确认,附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等免责条款。
  3. 最后检查:删除情绪化词汇(如“骗子”“垃圾”),用“存在争议”“需进一步核实”等中性表述。

记住:法律不保护“无心之失”,只认可“谨慎表达”,发消息前多想3秒,能避免90%的麻烦。

(本文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消息怎么写才合法?发错一条可能赔10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离婚后,那份煎熬到底要持续多久?
« 上一篇2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