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申请支付令?对方欠钱不还,一招让他主动还钱!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或客户欠你一笔钱,说好月底还,结果拖了三个月、半年,甚至更久?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见面就装傻,催款软硬兼施,可就是拿不回自己的血汗钱,别急,今天我来告诉你一个法律“快车道...
咱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熟人”——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兄弟,借两千应个急,月底一定还!”结果呢?月底过了三个月,他还在朋友圈晒烧烤配啤酒,你一提还钱,他就开始演苦情剧:“哎呀最近真没钱啊,孩子补习费都交不上了……”你说气不气?
更离谱的是,有些人不是真困难,纯粹是“装穷耍赖”,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就躲,仿佛你才是欠他钱的那个,这时候,很多人心里犯嘀咕:我到底该怎么跟他开口要钱?说重了伤感情,不说吧钱又拿不回来。

别急,今天我就从一个专业律师的角度,告诉你面对这种“老赖式借钱不还”,该怎么说话、怎么行动,才能既不失体面,又能把钱拿回来。
很多人一上来就质问:“你怎么还不还钱?”语气强硬,反而容易激起对方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用事实说话,留证据,讲情理但不卑微。
你可以这样发条信息:
“老张,上次借你的三千块已经三个月了,我知道你可能最近手头紧,但我这边也有点周转不开,你看能不能先还一部分?比如先给一千,剩下的我们再商量个时间,你看行吗?”
这段话有几个关键点:
温柔但坚定,才是催债的最高段位。
如果对方继续装傻充愣,那你就要开始收集证据了,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只有口头约定,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现在起,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这些不是为了马上打官司,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让他知道你是认真的,不是随便闹着玩的。
很多老赖之所以敢赖,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不会真告我”“法院太麻烦”“就算起诉也没用”。
错了!
现在法院对民间借贷纠纷处理效率非常高,小额诉讼程序最快一个月就能判决,而且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冻结微信、支付宝、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连高铁都坐不了。
你可以不动声色地提醒他一句:
“我最近咨询了律师,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虽然我不想走到那一步,但你也懂的,我总得对自己负责。”
这话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在对方耳朵里,可能就是一声惊雷。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给发小五万元应急,当时没写借条,只有两句话的微信:“哥,救急借五万,年后还你。”“行,转你了。”
结果三年过去了,对方不仅没还,还拉黑了小李,小李几乎放弃,直到找到我。
我们调取了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凭证,并申请恢复了部分删除内容,最关键的是——那句“年后还你”,被法院认定为明确的借贷合意。
最终法院判决对方全额返还本金,并支付逾期利息,执行局上门查封其名下车辆时,对方连夜凑钱还清。
你看,有时候一句看似随意的话,真到了法庭上,就是压垮老赖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明确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更重要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指出: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换句话说:只要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哪怕没签正式借条,也能打赢官司!
我常说一句话:借钱是情分,还钱是本分,你可以选择宽容,但不该被当作软柿子捏。
面对老赖,不要羞于开口,也不要一味忍让,该说的话要说清楚,该留的证据要留好,该走的程序要敢走到底。
真正的成熟,不是学会原谅一切,而是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保有善意。
下次再有人借钱不还,别慌,按这三步走:
第一步,温柔提醒;第二步,固定证据;第三步,亮出底线。
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拿不回来的钱,其实一直都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
只差你,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案例真实改编,仅供普法参考,如遇实际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说话?软硬不吃怎么办,这三招让他主动还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熟人”——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兄弟,借两千应个急,月底一定还!”结果呢?月底过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