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工伤,到底要不要报?不报会有啥亏?

普法百科36秒前1

好嘞,大家伙儿,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成天跟法律条文打交道,但也特懂咱们劳动者心思的律师,今儿个咱们聊个实在的话题,就是咱们在工作中万一不小心受伤了,那个“工伤”到底该不该报?报了又有啥实实在在的好处?

嘿,说起工伤,这可不是小事儿,谁都不想在干活的时候出意外,但真碰上了,那可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我发现啊,好多工友在这时候都会犯嘀咕:“这点伤,报工伤会不会太麻烦?”“老板说私了给点钱,行不行?”“报了工伤,会不会被单位穿小鞋?”

出了工伤,到底要不要报?不报会有啥亏?

我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伙儿说说,出了工伤到底为啥要报?报工伤的好处,那可真是实实在在,能给咱劳动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报工伤,第一大好处:钱袋子有保障!

咱老百姓干活,图啥?不就图个安稳过日子,养家糊口嘛,一旦受了工伤,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钱袋子”。

  1. 医疗费不用愁:只要认定了工伤,那治疗工伤的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符合规定的,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或者单位(没交社保的话)来承担,自己不用掏一分钱,或者只承担很少一部分(比如有些目录外的药,但这得看具体情况),你想想,要是不报工伤,这笔钱可就得自己扛了,万一伤得重点,那可不是小数目!
  2. 停工留薪期,工资照发:受伤了肯定得歇着养伤,这段时间叫“停工留薪期”,在这个期限内,你的工资福利待遇是不变的,由单位按月支付,也就是说,你养伤的时候,老板也得给你发工资,跟你正常上班一样!这对于咱普通家庭来说,可是太重要了,生活来源不至于断了。
  3. 各种补助拿到手:如果工伤导致了伤残,经鉴定达到相应等级,还能拿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要是以后不想在原单位干了,或者单位没法安排工作了,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补偿,能帮咱应对后续的生活和工作挑战。

报工伤,第二大好处:后续治疗和生活有依靠!

有些工伤,比如骨折、职业病啥的,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利索的,可能需要长期治疗或者康复。

  • 后续治疗费有谱:工伤认定后,后续的复查、康复治疗费用,只要是工伤引起的,也能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生活不能自理有护理:如果工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经鉴定需要护理的,还能享受生活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这对于重伤职工来说,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报工伤,第三大好处:维权有凭证,不怕单位耍赖!

咱们老实人干活,有时候碰上不那么地道的老板,出了事他可能就想耍赖,想少赔钱甚至不赔钱,这时候,工伤认定书就是咱最硬气的“尚方宝剑”!

  • 有了工伤认定,单位想不认账都难,这是法律赋予咱的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后续如果因为赔偿问题跟单位谈不拢,咱可以拿着这个认定书去劳动仲裁,去法院起诉,有理有据!

报工伤,第四大好处:特殊情况也能覆盖!

比如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或者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这些情况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不报的话,这些潜在的保障可就都没了。

那要是不报工伤,会有啥亏呢?

简单说,三没”:没人给你全额掏医疗费,没人给你发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后续的伤残补助啥的更是想都别想,所有损失基本都得自己扛,万一老板再翻脸不认人,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就叫老王吧,老王在一家装修公司干活,有一天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腿骨折了。

一开始,公司老板挺“大方”,说:“老王啊,不好意思啊,这事怪我没安排好,这样,医药费我先给你垫着,再给你两千块钱营养费,你就别报工伤了,麻烦,对公司影响也不好。”

老王心想,老板都这么说了,也就答应了,结果呢?后续复查、康复又花了不少钱,老板开始推三阻四,老王在家歇了三个月,一分工资没拿到,后来想做伤残鉴定,因为没报工伤,啥材料都没有,根本做不了,两千块钱顶个啥用?最后老王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仅身体受了罪,钱也亏了一大笔。

律师点评:这个案例里,老王就是吃了不懂法、怕麻烦的亏,如果他当时及时申请了工伤认定,后续的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甚至可能的伤残补助金,都能依法拿到,老板的口头承诺在法律面前,是苍白无力的。


法条链接

咱说话得有依据,对吧?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在《工伤保险条例》里: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敲黑板):这几条就是啥情况算工伤的核心条款,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律师总结

大家伙儿,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工伤不是小事,报工伤是咱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千万别因为怕麻烦、怕得罪老板就放弃了!

  • 及时报:出事后,赶紧让单位报工伤;单位要是拖着不报(30天内),咱自己或者家属得在1年内去社保局申请,别错过了时间!
  • 留证据:干活受伤的证据,比如现场照片、工友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跟老板的沟通记录等等,都得留好,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 走程序:按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步来,认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领待遇,每一步都不能少。

别轻信老板的“私了”许诺,口头的东西没保障,只有走正规的工伤认定程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咱们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咱在受伤后,能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和生活保障,安心养伤,早日恢复,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

咱们劳动者的权益,得靠自己主动去争取和维护,法律就是咱最坚实的后盾!有啥不懂的,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别自己扛着。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伙儿有帮助!觉得有用,就转给身边的工友们看看吧!

出了工伤,到底要不要报?不报会有啥亏?,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单方请律师可以吗?突然遇到法律纠纷怎么办?
« 上一篇2分钟前
×
28
2025 11

出了工伤,到底要不要报?不报会有啥亏?

好嘞,大家伙儿,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成天跟法律条文打交道,但也特懂咱们劳动者心思的律师,今儿个咱们聊个实在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