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为啥最怕被起诉?里面门道可不少!
咱们老百姓一提到网贷,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借了钱得还”,不然就会被催收,但您知道吗?其实网贷平台,尤其是那些不太正规的,他们心里也怕,而且最怕的可能就是咱们借款人把他们给告了!这是为啥呢?今天咱就来好好...
要说这贷款逾期催收,乍一听,好像就是打电话、发信息,让人家还钱,似乎门槛不高,只要嘴皮子利索、脸皮厚点就行,但实际上,这活儿真不是那么简单,里面的酸甜苦辣,还有潜在的风险,只有真正干过的人才能体会。
“轻松高薪”可能只是个传说,确实,有些催收公司会用“高薪”来吸引人,提成制嘛,催回来的钱越多,提成就越高,但这背后是什么?是巨大的业绩压力,每天可能要打上百个电话,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债务人:有的确实没钱,态度诚恳;有的暂时困难,想协商;但也有的,可能就是“老赖”,会跟你耍无赖、骂脏话,甚至威胁你,一天下来,精神高度紧张,嗓子冒烟是常事儿,不是每一笔逾期都能顺利催回来,没业绩,收入自然也上不去。

你得有颗“强大的心脏”和“灵活的脑子”,每天面对各种负面情绪的宣泄,债务人的抱怨、指责、甚至辱骂,你得能承受得住,不能自己先崩了,你还得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分析对方的心理,判断对方是真困难还是假没钱,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愿意配合,这都需要经验和技巧,不是说你声音大、语气凶就能解决问题,有时候反而会激化矛盾。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法律红线绝对不能碰!这也是我作为律师最想强调的,催收的目的是要钱,但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咱们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暴力、胁迫、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债务,你不能三更半夜打电话骚扰债务人及其家人朋友,不能往人家门上泼油漆、贴大字报,不能公开人家的隐私信息,更不能动手打人,这些行为轻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罚款、拘留;重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比如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那可是要坐牢的!很多催收员出问题,就是因为急于求成,或者公司管理不规范,采用了“灰色”甚至“黑色”的手段,最终把自己给坑了。
还有,这个行业的流动性通常也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压力大、不好干,很多人干着干着就受不了了;如果公司本身不正规,游走在法律边缘,员工也可能随时面临职业风险。
如果你正在考虑入行,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我给你提个醒:
这活儿,说难也难,说有技巧也确实有,但无论如何,合法合规是底线,也是生命线。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真实的小例子(人物和公司名称已做模糊处理):
小王是某催收公司的一名催收员,刚入职不久,急于做出业绩,他负责催收一笔5万元的个人信用贷款,债务人李某逾期了3个月,小王多次打电话给李某,李某要么不接,要么就说没钱,小王有点急了,就通过一些非正规渠道查到了李某父母的电话和住址。
之后,小王不仅频繁拨打李某父母的电话,甚至在电话里威胁说:“再不还钱,我们就去你老家村里贴告示,让你全家都没面子!” 李某父母年纪大了,被吓得不轻,赶紧凑钱还了款,但事后,李某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愤怒,认为小王的行为严重骚扰了他的家人,侵犯了他的隐私,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银保监会投诉了该催收公司。
结果呢?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认定小王的催收行为构成了“软暴力”骚扰,小王所在的催收公司因为管理不善,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小王本人不仅丢了工作,还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催收不是“无所不用其极”,任何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代价,一时的业绩,远不如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重要。
法条链接
关于贷款催收,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范,以下是一些核心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针对银行信用卡催收):
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明确禁止暴力催收,规定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
律师总结
贷款逾期催收这份工作,绝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干”,它不仅需要你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
对于从业者而言:
对于债务人而言:
催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债权,但实现债权必须通过合法途径,任何试图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催收行为,最终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咱们下期再见!
贷款逾期催收这活儿好干吗?里头的门道可不少!,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要说这贷款逾期催收,乍一听,好像就是打电话、发信息,让人家还钱,似乎门槛不高,只要嘴皮子利索、脸皮厚点就行,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