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受伤没签合同有哪些赔偿
法律解析: 在工地上受伤没签合同,一般可获得的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取决于工伤认定结果和伤残等级。...
工伤没签合同的管辖问题,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管辖;若涉及劳动争议,则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在工伤认定管辖方面。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认定工作具有管辖权。用人单位所在地通常是指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同时,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也有管辖权。劳动合同履行地是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例如,劳动者在A市工作,但用人单位注册地在B市,那么A市和B市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可能对该工伤认定有管辖权。这样规定是为了方便劳动者进行工伤认定申请,避免因地域问题给劳动者维权造成阻碍。
当因工伤等问题引发劳动争议时,管辖规则有所不同。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此类纠纷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因为劳动合同履行地往往是劳动者实际工作、生活的地方,在当地进行仲裁更便于劳动者参与仲裁程序,收集证据等。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同样遵循方便劳动者维权以及便于查明案件事实的原则。工伤没签合同在不同阶段的管辖规定,都是为了保障劳动者能够顺利进行工伤认定和维权,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解析: 工伤没签合同的管辖问题,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