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一般多久出结果
法律解析: 司法鉴定一般在30个工作日内出结果。但在实际中,根据鉴定事项的复杂程度等因素,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可能会延长,也可能会缩短。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出结果,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工伤即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过,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鉴定工作可能面临一些复杂状况,比如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材料、等待专家的意见等,当遇到这些复杂情况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是60日,但最长可能需要90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作出鉴定结论后,会及时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这也体现了对于工伤职工权益保障的动态性和持续性,以确保鉴定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职工的实际伤残状况。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法律解析: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出结果,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