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逾期催收,怎么做才专业又高效?会不会有踩雷风险?

金融债务34秒前1

好嘞,各位奋战在银行逾期贷款催收一线的兄弟姐妹们,大家辛苦了!今天咱不聊别的,就聊聊咱们天天打交道的活儿——催收,这活儿吧,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是怎么干得专业、高效,还不能踩雷,今天的主题就是:“银行逾期催收,怎么做才专业又高效?会不会有‘踩雷’风险?”

嘿,催收同行们,咱这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各种逾期客户,听的是各种理由,有时候真是身心俱疲,但话说回来,这工作也确实重要,关系到银行的资产安全,也关系到客户的信用记录,咱们干的,可不是简单的“要钱”,而是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专业的沟通和协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也帮助银行化解风险。

银行逾期催收,怎么做才专业又高效?会不会有踩雷风险?

怎么做才能既专业高效,又避免“踩雷”呢?

第一,准备工作要做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催收不是拿起电话就吼,或者上门就堵,在联系客户之前,咱得把“功课”做足了,客户姓甚名谁,身份证号多少,欠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到期的,合同怎么签的,有没有担保人,之前有没有联系过,是什么反馈……这些信息都得烂熟于心,特别是借款合同里的关键条款,比如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这都是咱们谈判的“武器”和“底线”,心里有数了,跟客户沟通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沟通技巧是核心,有理有据还得有温度。电话接通了,第一句话怎么说?“喂,你欠钱了赶紧还!”这肯定不行,容易激化矛盾,咱得讲究策略:

  1. 表明身份,核实信息:“您好,请问是XX先生/女士吗?我是XX银行催收部的XXX,工号XXX,关于您尾号XXXX的贷款,目前有逾期情况,想跟您了解一下。”清晰、规范。
  2. 耐心倾听,了解原因:客户逾期,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是忘了?是资金暂时周转不开?还是根本就不想还?咱得让客户把话说出来,了解真实情况,别一上来就咄咄逼人,有时候客户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
  3. 摆事实,讲道理,明确后果:在了解情况后,咱就得清晰、冷静地告诉客户逾期的事实,比如欠了多少本金、多少利息、多少罚息,总共要还多少,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告知逾期不还的后果,比如影响征信、产生更多费用、银行可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发律师函、提起诉讼等),但这个“后果”必须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恐吓。
  4. 提出方案,引导还款:了解了客户的困难,咱可以在银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和客户一起探讨可行的还款方案,比如分期还款、延期还款等,目标是让客户还款,而不是把客户逼到绝路。

“踩雷”风险怎么防?这可是重中之重!催收工作,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一不小心就可能“踩雷”,不仅工作丢了,甚至可能惹上官司,这些红线绝对不能碰:

  • 暴力催收要不得:什么辱骂、威胁、恐吓、骚扰客户及其家人朋友,都是坚决禁止的,你想想,本来客户可能还想还,被你一骂,索性破罐子破摔,或者直接投诉你,得不偿失。
  • 骚扰无关人员不行:催收只能针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给客户的单位打电话,影响其工作;或者疯狂拨打客户通讯录里的电话,搞“呼死你”,这些都涉嫌侵犯隐私,是违法行为。
  • 信息泄露要坐牢:客户的个人信息,那是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咱可不能为了催款,把客户信息随便泄露给第三方,或者用来干别的坏事。
  • 不当承诺不能给:“你还了这笔,剩下的就不用还了”、“我帮你把征信不良记录消了”,这种话千万别乱说,超出权限的承诺,说了也不算数,最后还是自己麻烦。
  • 催收时间有规定:大半夜或者大清早给客户打电话,这不是催款,这是扰民,一般建议在工作日的合理时间段内联系。

以案说法:

咱就说个真实发生过的事儿(人物地名已做模糊处理),小李是某银行的催收员,遇到一个逾期挺久的客户老王,小李电话打了好几次,老王要么不接,要么就说没钱,小李一时心急,就从老王办卡时留的联系人里找到了老王他妈的电话,打了过去,语气也不太好:“你儿子老王欠我们银行钱不还,你赶紧让他还,不然我们就上门找他了!” 老太太一听就吓坏了,后来老王知道了,觉得小李骚扰了他家人,非常气愤,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了小李和银行,结果呢?银行不仅给老王道了歉,小李也因为违反了催收规定,受到了公司的处分,奖金没了不说,还影响了晋升。

你看,就因为一个电话,没控制好语气,没找准催收对象,结果好事变坏事,如果小李当时能更有耐心一点,或者通过其他合规途径联系老王,或者在联系老王母亲时,更注重方式方法和语气,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法条链接:

咱们催收工作,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和指引,几个核心的法条咱得心里有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根本大法,里面关于债权债务、合同履行、侵权责任(比如侵犯名誉权、隐私权)都有明确规定,咱们催收行为,不能违反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里面的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都可能和不当催收行为挂钩,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一些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比如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多次发送骚扰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4.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针对信用卡催收,其他贷款可参考其精神):第六十八条明确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这可是咱们催收工作的直接依据之一。

律师总结:

各位催收的兄弟姐妹们,银行逾期贷款催收,本质上是一项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债务追偿工作,它要求我们:

  • 懂法律,守规矩:这是底线,所有的催收行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严格遵守监管规定和银行内部制度。
  • 有技巧,讲方法:专业的沟通技巧、灵活的应变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都是提高催收成功率的关键,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客户的难处,也要坚守银行的原则。
  • 有耐心,有温度:催收不是“逼债”,更不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很多逾期客户并非恶意拖欠,他们可能真的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咱们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多一份理解和引导,有时候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 强心态,抗压力:这份工作压力不小,会遇到各种奇葩人和事,保持强大的内心,及时调整心态,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做得长久。

咱们是银行资产的守护者,也是客户信用的唤醒者,每一次成功的催收,不仅为银行挽回了损失,也可能帮助客户走出了信用的泥潭,让我们一起,用专业的素养、合规的操作、真诚的沟通,把催收这份工作干得更出色,远离“踩雷”风险,行稳致远!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祝各位工作顺利,催收顺利!

银行逾期催收,怎么做才专业又高效?会不会有踩雷风险?,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借钱不还还能逍遥法外?上海老赖被判刑的警示来了!
« 上一篇3分钟前
×
16
2025 11

银行逾期催收,怎么做才专业又高效?会不会有踩雷风险?

好嘞,各位奋战在银行逾期贷款催收一线的兄弟姐妹们,大家辛苦了!今天咱不聊别的,就聊聊咱们天天打交道的活儿——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