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伤了?赔偿款咋拿?单位不认账、赔偿少了又该咋办?
各位矿工兄弟,还有矿工兄弟们的家人们,大家好啊! 咱矿工兄弟,常年在井下作业,环境艰苦,风险也高,都说“平安是福”,这话搁咱们这儿,分量尤其重,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万一真不幸遇上工伤了,大...
老铁们,咱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真要是不幸遇上工伤,那身心都是煎熬,当工伤认定决定书拿到手的时候,确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说明咱的伤被官方认了,这是维权的“尚方宝剑”啊!但高兴归高兴,咱可不能以为这就万事大吉,等着钱自动上门,工伤认定之后,咱还有好几件重要的事儿得办,不然这赔偿款可能就迟迟落不到咱口袋里,甚至可能被单位给“忽悠”了。
拿到认定书,你得仔细看看上面的信息对不对,比如你的名字、单位名称、工伤发生时间、地点、原因,还有认定的伤情,这些都得核对清楚,别有啥差错。

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赔偿的一步——劳动能力鉴定!这玩意儿是干嘛的呢?简单说,就是看看你这伤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影响以后干活,能评上几级伤残,你想啊,手指头擦破皮和手指头没了,那赔偿肯定天差地别,等你伤情稳定了,一般是治疗终结3-6个月后,就赶紧向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这个鉴定,记得,这个鉴定结论非常重要,是算赔偿的重要依据,千万别耽误了!
鉴定结果出来了,咱就知道自己大概能拿多少赔偿了,赔偿项目不少,啥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就是你养伤期间单位得照常发的工资),如果评上伤残了,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等。
然后呢?就该跟单位谈赔偿了,按理说,单位给咱交了工伤保险的,大部分赔偿是工伤保险基金出,单位也得出一部分,如果单位没给咱交社保,那不好意思,所有的赔偿都得单位自己掏腰包!
这时候,如果单位通情达理,咱坐下来好好协商,按照法律规定把钱赔到位,那是最好的,省时省力,但怕就怕有些单位不地道,想耍赖,拖着不给,或者给个零头就想打发咱,这时候,咱可不能怂,也不能干等着!
以案说法:
咱就说老王吧,在一家机械厂上班,操作机床时不小心把左手给卷进去了,骨头断了好几根,一开始单位还挺积极,垫付了医药费,后来工伤认定下来了,老王也做了劳动能力鉴定,评了个九级伤残。
按理说,九级伤残,加上停工留薪期工资啥的,老王能拿到不少赔偿,可这时候单位老板就开始“变脸”了,说厂里最近效益不好,让老王先回去上班,赔偿的事儿以后再说,老王一听就急了,手还没好利索咋上班?找老板谈了几次,老板要么不见,要么就哭穷。
老王这下没辙了,找到我,我告诉他,别跟他磨嘴皮子了,直接去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把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工资条这些证据都准备好,仲裁委一立案,单位就不能再拖着了。
后来仲裁结果下来,支持了老王的大部分请求,裁决单位赔偿老王各项损失十几万,单位不服,又去法院起诉,法院一审、二审都维持了仲裁裁决,单位还是乖乖把钱给老王打过去了。
你看,老王一开始也愁,但走对了路子,最终还是拿到了自己应得的赔偿,所以说,单位不配合,咱有法律武器!
法条链接:
咱聊归聊,法律依据还是得摆出来,心里才有底: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就是为啥要做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至第四十条:这几条详细规定了工伤职工应该享受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比如医疗费、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医疗和就业补助金等等。(具体赔啥,赔多少,这里面都写着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是老王走的路子,协商不成仲裁,仲裁不服起诉)
律师总结:
老铁们,工伤认定下来了,这只是维权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绝不是终点,记住以下几点,少走弯路:
工伤认定了,咱就有了“尚方宝剑”,但这剑得会用,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该争取的权益一分不能让,别慌,有法律给咱撑腰!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但万一遇上事儿了,也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工伤认定下来了,赔偿款咋拿?单位不配合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铁们,咱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真要是不幸遇上工伤,那身心都是煎熬,当工伤认定决定书拿到手的时候,确实是个天大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