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人情难断,法律能救!
在咱们农村,熟人社会里借钱本是常事,张三盖房缺钱,李四种地要本钱,王五孩子上学急用钱……大家抹不开面子,二话不说就把钱借出去了,可最让人糟心的是——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有些人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微信已读不回,电话干脆拉黑?你心里憋屈,又不好意思撕破脸,只能自己咽下这口气,可你知道吗?不是所有“老赖”都靠催一催、骂一骂就能还钱的,真正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钱,光靠感情牌不行,得靠法律这张“硬牌”。
今天我就从一个老律师的角度,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当别人借钱不还,你到底该怎么办?别急着哭穷、别忙着求人,咱们一步步来,把“老赖”逼到墙角,让他想赖都赖不了!

很多人一开始都想着“大家都是朋友”,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就算催了,但我要提醒你:口头催款没用,必须留下“铁证”。
什么叫铁证?
千万别小看这些,我见过太多案子,当事人说“他亲口答应还的”,可法庭上一句“我没写借条,也没收钱”就全推翻了,所以记住:没有证据,再有理也是白搭。
如果你当初没写借条,现在也别慌,赶紧补救——给他发条微信:“上次那两万块钱,你说年底还,现在快过年了,能不能给个准话?”只要他回一句“知道了”“快了”“别急”,这段对话就是证据!
很多人怕得罪人,一直忍着不提起诉,但你要明白:你的善良,不该成为别人赖账的底气。
当你发现对方明显逃避还款,就可以发出一份《催款函》,这不是吓唬人,而是一种法律上的正式通知,你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律师代发,重点写清楚:
这封函件一旦通过邮寄(建议用邮政EMS并保留签收回执)或微信送达,就形成了“催告”的法律行为,对后续诉讼非常有利。
很多人一听“打官司”就头大,觉得费时费力还花律师费,但现实是:小额诉讼其实比你想的简单得多。
现在全国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很多地方法院支持网上立案,你只需要准备好:
然后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上传材料,缴费(一般几百块),等着开庭就行,整个过程可能就一两个月,而且如果是事实清楚的小额借贷,基本稳赢。
更关键的是——一旦胜诉,你就能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老赖”的日子才算真正开始。
你以为法院判决完就结束了?错!真正的“治赖”才刚开始。
法院可以把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黑名单”,后果很严重:
法院可以直接查控他的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直接划扣钱款,很多人以为换账号就没事?系统都能关联到!
如果他名下有房有车,哪怕贷款还没还清,也能查封拍卖,优先偿还你的债务。
我有个客户,被同事借了八万块三年不还,最后起诉成功,法院查封了对方一辆宝马,拍卖后连本带息全拿回来了,那人后来在路上遇见他还低着头躲着走。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是个装修工人,辛苦干了一年,借给包工头十万块应急,对方写了借条,约定三个月还,结果到期后对方玩失踪。
老李一开始也不敢告,怕以后没活干,我劝他:“你越忍,他越贪。”我们收集了借条、银行转账记录和几次催款的录音,提起诉讼。
开庭那天,包工头居然还嘴硬说“那是工程款不是借款”,但我们提交的证据链完整,法院当庭判决返还本金加利息,执行阶段,法院查封了他名下一辆皮卡,最终拍卖还款。
最讽刺的是,老李拿到钱那天,那个包工头反而主动加他微信说:“以后还能一起干活不?”你看,只有你硬起来,别人才会尊重你。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只要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被告、具体诉求和事实依据,法院就必须受理。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更是明确了对“老赖”的全方位限制措施。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维权的底气。
朋友们,借钱本身是信任,但信任不该成为被 exploitation(剥削)的理由,面对“老赖”,不要自我安慰“算了”,也不要情绪化地去闹、去骂。理性 + 证据 + 法律程序,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记住几句话: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委屈而改变,但法律会因为你的行动而为你撑腰。
下次有人欠你钱不还,请微笑着告诉他:“我不是催你,我是提醒你——我的律师已经准备好了。”
借钱不还怎么治老赖?人情难断,法律出手才管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微信已读不回,电话干脆拉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