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上门催收到底凭啥?真上门了该咋办?

金融债务34秒前1

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贷款逾期,谁都有个手头紧、周转不开的时候,一旦还款日没跟上,除了电话、短信轰炸,最让人头皮发麻的可能就是“上门催收”这四个字了,不少朋友一听到“上门”,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既怕丢面子,又担心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那问题来了,贷款逾期了,催收的人真能随便上门吗?他们到底是“根据什么”就敢找上门来?咱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儿,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也教大家万一真遇上了该怎么应对。

贷款逾期了,上门催收到底凭啥?真上门了该咋办?

咱们得明白,上门催收本身,在法律框架内,并非完全不允许,它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只要上门就是违法的,但!重点来了,这个“上门”可不是说催收的人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想怎么闹就怎么闹,它必须得有依据,而且行为得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上门催收的“依据”主要是啥呢?

  1. 合同约定是根本:咱们借钱的时候,都会签一份借款合同,里面白纸黑字写着呢,合同里会约定如果借款人逾期了,出借方(银行、网贷平台等)有权采取哪些催收措施,其中就可能包括“上门催收”,从合同角度看,只要约定了,人家上门就有了第一层“依据”,但这个约定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2. 法律赋予的权利是后盾:从法律层面讲,出借方作为债权人,在债务人(借款人)逾期不还钱的时候,当然有权利去主张自己的债权,上门催收,其实就是主张债权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提醒借款人还钱,了解情况,或者协商还款方案,这在《民法典》里关于债权债务的规定中,是有法理支持的。

  3. 催收主体要合法:现在很多贷款机构会把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这时候,第三方催收公司上门,就必须得到出借方的明确授权,不能自己瞎跑,也就是说,他们得拿着“尚方宝剑”(授权委托书之类的)才能上门,不然就名不正言不顺。

真上门了,咱该咋办呢?别慌,记住这几点:

  • 先核实身份,别让骗子钻了空子:开门前,先问问对方是谁,哪家机构的,出示一下工作证件、授权委托书以及能证明你确实欠他们钱的材料(比如借款合同关键页复印件,注意打码保护隐私),拍照留存,如果对方支支吾吾,拿不出东西,或者你压根没在这家机构借过钱,那很可能是骗子,直接报警!
  • 保持冷静,别激化矛盾:就算心里再慌再气,也尽量心平气和地沟通,他们是来要钱的,不是来打架的(如果是来打架的,那性质就变了,直接报警),你越激动,越容易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 注意分寸,保护隐私和安宁:催收的人可以上门,但不能非法闯入你家,你不让进,他们硬闯,那就是非法侵入住宅,果断报警,他们也不能在你家门口大吵大闹、贴大字报、骚扰邻居,这些都属于软暴力,也是违法的,可以录音录像留证据。
  • 有话好好说,协商是王道:如果确实是你的欠款,而且暂时还不上,可以跟他们说明你的实际困难,比如失业了、生病了等等,看看能不能协商一个新的还款计划,比如延期、分期等,这得对方同意,并且最好能形成书面的东西。
  • 别轻易承诺,量力而行:协商的时候,别为了让他们走就瞎承诺什么时候还,还多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然承诺了又做不到,只会让事情更糟。
  • 保留证据,必要时报警或投诉:整个过程,能录音录像尽量录音录像(注意别侵犯对方隐私,比如在你家客厅录是可以的,别跟到人家卫生间去录),如果对方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比如威胁恐吓、暴力催收、泄露你隐私给其他人等,拿着证据直接报警,或者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监管部门投诉。

以案说法

咱来举个例子,就说小王吧,小王去年因为疫情影响,生意赔了,欠了某网贷平台一笔钱,逾期了三个月,这天,俩自称是该平台委托的催收人员找上门了。

  • 情景一(相对规范的上门):催收人员出示了工作证、平台的授权委托书,以及小王的借款合同概要(隐去了部分敏感信息),小王核实后,让他们进了客厅,催收人员态度还算克制,说明了来意,了解了小王的情况,小王也坦诚自己目前的困境,双方沟通后,催收人员表示会向平台反馈,看能否为小王办理延期还款,整个过程没有发生冲突。

    • 解读:这种情况下,催收人员有合法授权,行为也比较规范,小王的应对也比较理性,上门催收的“依据”就是双方的借款合同约定和法律赋予的债权主张权。
  • 情景二(不规范的上门):催收人员来了俩人,口气很冲,没等小王问话就往屋里闯,嘴里还嚷嚷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不还钱让你邻居都知道!”,小王不让进,他们就开始砸门,还拿出手机要拍小王。

    • 解读:这种情况就明显违法了,非法侵入住宅(意图)、威胁恐吓、滋扰,小王完全可以立即报警,这种所谓的“上门催收”,已经超出了合法的范畴,变成了暴力或软暴力催收,他们的“依据”在这里就站不住脚了,因为他们的行为本身已经违法,小王此时的重点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并固定证据。

法条链接

老铁们,光说不练假把式,咱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就是说,逾期了,咱确实有还钱的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催收行为不当,给借款人造成损害,要承担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硬闯民宅是犯罪!)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上门大吵大闹、恐吓,可能构成这个罪。)
  5. 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关于规范催收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催收人员不得对债务人及其家属进行骚扰、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暴力催收等,上门催收需提前告知债务人,不得在夜间、凌晨等不适宜的时间上门,不得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等。

律师总结

好了,老铁们,今天关于贷款逾期上门催收的话题就聊到这儿,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 上门催收有“依据”,但绝非“无法无天”:它的主要依据是借款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赋予债权人的债权主张权,但这个“依据”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
  • 合法催收受保护,违法催收要打击:正常的、文明的上门催收,目的是沟通还款,这是债权人的权利,我们应当理解,但如果演变成暴力催收、软暴力催收,侵犯了我们的人身权、财产权和隐私权,那我们必须坚决说“不”,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借款人也需讲诚信,积极沟通是关键: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真的逾期了,逃避不是办法,积极与出借方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协商解决,才是正道。
  • 保留证据是王道,遇事不慌找对策:无论是面对规范的还是不规范的催收,保留好相关证据(合同、沟通记录、录音录像等)都非常重要,遇到问题,先冷静,再想办法,必要时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能帮到有需要的老铁,法律是保护我们每个人合法权益的盾牌,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有啥具体问题,也欢迎大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了,上门催收到底凭啥?真上门了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工伤鉴定有必要再请律师吗?流程复杂怎么办?
« 上一篇6分钟前
×
15
2025 11

贷款逾期了,上门催收到底凭啥?真上门了该咋办?

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的事儿——贷款逾期,谁都有个手头紧、周转不开的时候,一旦还款日没跟上,除了电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