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人情难断,法律能救!
在咱们农村,熟人社会里借钱本是常事,张三盖房缺钱,李四种地要本钱,王五孩子上学急用钱……大家抹不开面子,二话不说就把钱借出去了,可最让人糟心的是——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有些人嘴上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朋友开口借钱,说是急用,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你心一软,转账过去,结果呢?一个月变成三个月,三个月拖成一年,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装傻充愣——尤其是那种看似柔弱、实则心硬如铁的“女老赖”,嘴上说得比谁都好听,行动上却纹丝不动。
这时候你心里憋屈吧?骂她不像话,又怕撕破脸;催债像讨债鬼,又拉不下脸,更气人的是,人家还反过来指责你:“你怎么这么计较钱?真不够朋友!”——你看,受害者反而成了过错方。

别慌,今天咱们不讲情绪,只讲逻辑、讲方法、讲出路,如果你的钱借出去了,对方就是赖着不还,哪怕她是“熟人”、“闺蜜”、“亲戚”,甚至是前女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咱们一条路一条路地走,看看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太信任”,口头约定、语音聊天、甚至吃饭时随口一提,都没留下书面证据,等真要打官司,对方一句“我没借过”就能把你堵死。
所以第一步:所有沟通必须留痕。
法律不看你多委屈,只看证据够不够硬。
光发“什么时候还钱啊”这种软绵绵的消息没用,你需要发出正式催款通知。
可以自己写一份《催款函》,写明:
通过微信、短信、甚至邮寄(建议用EMS并保留寄送凭证)发送,这一步不是为了马上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证明你已尽到催告义务,为后续起诉铺路。
如果对方还有点良心,看到你动真格了,可能会松口,这时候可以通过第三方调解,比如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还款协议,还能申请司法确认,具有强制执行力。
但如果对方油盐不进,电话拉黑、人影不见,那就只有一个选择:起诉。
别怕麻烦,小额诉讼其实没你想得那么难,只要证据齐全,法院支持率非常高,而且现在立案很方便,很多地方可以网上立案,流程清晰,材料也不复杂。
重点提醒:
赢了官司后,如果她还是不还?别急,还有“执行程序”等着她,查封银行卡、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到时候坐不了高铁、住不了星级酒店,连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可能受影响,一个“女老赖”的体面生活,瞬间崩塌。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和闺蜜阿婷关系特别好,阿婷说家里急用钱,借5万周转,两个月就还,小林没犹豫,直接转账,微信里还说了句“信你”。
结果两年过去了,阿婷换了工作、买了新车,对还钱的事只字不提,小林一开始不好意思催,后来实在扛不住房贷压力,终于决定起诉。
我们整理了全部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并调取了阿婷朋友圈晒车的照片作为其有偿还能力的佐证,法院很快判决支持小林的诉求。
但判决生效后,阿婷仍拒不履行,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她名下有存款,立刻冻结,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出限制消费令。
几天后,阿婷主动联系小林,一次性还清本金加利息,她说:“我没想到真的会这么严重,我以为最多就是打个官司,没想到连高铁都坐不了。”
你看,有些人不是没钱,是看你太好说话,才敢一赖到底。
面对借钱不还的“女老赖”,别被性别或关系迷惑,你以为她是弱势女性,其实她可能是最精于算计的那一类人,她们利用你的善良、顾及情面的心理,把债务无限期拖延。
但请记住:善良要有牙齿,忍让要有底线,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只要你证据扎实、程序合规,哪怕对方再会演、再能躲,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借钱是情分,还钱是本分,你不追,不代表她不该还;你不起诉,不代表她不会怕。
该撕破脸时就撕破脸,一场官司,换来的不只是钱,更是尊严和边界感。
别再问“她是我朋友怎么办”,要问:“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回来?”
答案只有一个:拿起法律,现在就行动。
朋友开口借钱,说是急用,信誓旦旦说“下个月就还”,你心一软,转账过去,结果呢?一个月变成三个月,三个月拖成一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