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横行?别慌!三步教你反制不要脸的欠钱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就周转几天,月底一定还!”你心一软,转账过去,结果一个月、两个月、半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装傻充愣,仿佛那笔钱从来没存在过。 最...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嘴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还笑嘻嘻地说“最近手头紧,再缓缓”——这一“缓”就是三年,更气人的是,他朋友圈天天晒旅游、发聚餐、换新手机,唯独对你欠的钱装聋作哑。
我们常说“救急不救穷”,可现在有些人把“救急”当成了长期饭票,把情分当成免债金牌,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面对借钱不还的老赖,到底该怎么办?别忍、别怕、别拖,用对方法,让他主动上门求你还钱!

很多人迟迟不去追债,不是不想,而是“抹不开面子”,觉得催得太狠显得小气,闹上法庭又伤感情,但你要明白:你不是在逼人,而是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越沉默,对方越嚣张;你越退让,他越得寸进尺。
记住一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不追,他就当你认栽。
你现在立刻要做的是:翻聊天记录、查转账凭证、保存语音信息,哪怕当初是现金给的,也要想办法补一张借条或录音确认。没有证据,再有理也打不赢官司。
提醒一句:微信聊天千万别删!哪怕对方拉黑你,云端数据依然存在,记得及时截图、录屏、备份到电脑或云端。
别再私下发“在吗?”“啥时候还钱啊?”这种软绵绵的话了,要写一份正式的催款通知,明确写清:
可以通过微信、短信、邮寄(建议用EMS并保留底单)同步发送,这一招看似简单,实则关键——它能证明你已尽到催告义务,为后续起诉打下基础。
很多老赖不怕你生气,但怕被法院曝光、怕不能坐高铁、怕孩子上不了私立学校,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判决后他仍不还钱,你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把他列入:
这意味着:他不能住星级酒店、不能买飞机票、不能贷款、不能担任公司法人……连儿子报考军校、公务员都可能受影响,这时候,往往不用你催,他自己就坐不住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给闺蜜3万元应急,对方写了借条,承诺半年内归还,结果五年过去了,对方换了三个微信号,电话拉黑,最后还在小区碰面时假装不认识。
李女士实在忍不了,找到我,我们迅速整理证据、发出律师函,紧接着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那天,对方居然没请律师,自己出庭还辩称“这是赠与”。
我们当庭出示借条原件、银行流水、两次催款录音,法官当场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判决生效后,我们立即申请执行,并申请将其纳入失信名单。
结果你猜怎么着?判决书送达第三天,对方连夜转账3万本金加利息,还发微信道歉说“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你看,不是她不想还,是她以为你不会动真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
这些白纸黑字的法条,不是摆设,而是你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最后我想说:你可以心软,但不能心盲;你可以讲情义,但不能当冤大头,借钱给他人,是情分;按时归还,是本分,当本分缺失,法律就是最后的底线。
面对老赖,不要怕麻烦、不要怕撕破脸,该发声时就发声,该起诉时就起诉,你的每一次依法维权,不仅是为自己讨回公道,也是在为社会的诚信体系添砖加瓦。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而你要做的,就是推它一把,让它早点到来。
如果你正被借钱不还困扰,不妨从今天开始行动——
第一步:收集证据;第二步:正式催告;第三步:勇敢起诉。
别让那个欠你钱的人,过得比你还潇洒。
借钱不还的老赖横行?这招让他坐不住,欠钱的别想逍遥法外!,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嘴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已读不回,见面还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