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手把手教你合法追债,让欠钱的人无处可逃!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说得信誓旦旦“下个月就还”,结果一个月拖成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找不着?更气人的是,对方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吃喝玩乐样样不落,就是不还你那几万块,你说报警...
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大半年,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见面装傻充愣,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更离谱的是,当初连个借条都没写,转账备注还是“给你买奶茶”,现在想告他都难取证,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最接地气的话,给你捋清楚——当“老赖”借钱不还,你到底该怎么办?
先说一句扎心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你连最后一道防线都没有。很多人觉得打官司麻烦、费钱、耗时间,干脆自认倒霉,可你知道吗?很多“老赖”就是吃准了你这种心理,才敢肆无忌惮地欠钱不还。

那咱们普通人该怎么破局?记住四个字:有理、有据、有力、有序。
第一步:收集证据,把“口头承诺”变成“铁证如山”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没留证据,你以为微信聊天记录不能当证据?错!只要内容清晰体现借款合意(比如他说“借我五万应急,月底还你”)、金额明确、有转账记录对应,法院照样认!
重点来了:
第二步:正式催收,给对方最后的机会,也给自己留退路
别一上来就喊打喊杀,先发一份《催款函》或律师函,书面提醒对方还款期限、金额、利息(如有约定),并明确告知“若逾期将依法追责”,这不仅是施压,更是为后续诉讼做铺垫——证明你已尽合理催告义务。
第三步:果断起诉,让法院替你主持公道
别说“我不懂法”“法院门槛高”,现在基层法院都有“诉前调解”机制,流程简化,小额诉讼(标的额5万以下)甚至可以一审终审,最快一个月就能出判决。
你要准备什么?
第四步: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让他躲无可躲
很多人以为赢了官司就万事大吉,其实最难的是执行,但别怕,一旦进入执行程序,法院会查他名下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支付宝微信余额,还能把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赖黑名单”。
后果有多严重?
以案说法:一张借条救了她十万块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给同事8万元做生意,当时碍于情面没写借条,只有一笔银行转账,两年过去,对方拒不承认是借款,说是“投资分红”,李女士几乎绝望。
我们调取了两人之前的微信聊天记录,发现对方曾多次提到“这笔钱我年底一定还”“利息按一分算”,再加上银行流水,形成完整证据链,最终法院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全额支持本金和合法利息。
关键点在哪?就是那一句“年底一定还”——这句话让模糊的资金往来变成了明确的债务承诺,一句话,就能决定你能不能拿回血汗钱。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是你维权的“尚方宝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条明确规定: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也就是说,只要你把钱转出去了,哪怕没签合同,借贷关系也可能成立。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指出: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其他债务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
换句话说,你打了钱,他说不是借款?行,那你拿出证据证明是别的用途!否则,法院很可能判他还钱。
律师总结:别让善良成为别人 exploitation 的理由
借钱本是情分,还钱才是本分,我们鼓励互助,但从不提倡无底线的容忍,面对老赖,沉默是最昂贵的代价。
✅ 借钱一定要留痕,不怕伤感情,就怕没保障;
✅ 催收要有策略,软硬兼施,步步为营;
✅ 该出手时就出手,法律永远站在有准备的人这边。
你不是在“报复”,而是在捍卫最基本的诚信底线。
每一次依法维权,都是对社会规则的一次加固。
别再说“算了”,从现在开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因为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大半年,微信不回、电话拉黑,见面装傻充愣,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更...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