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收无门时,这三招最管用!
朋友开口借钱,碍于情面你点了头;结果到期不还,电话不接、消息不回,人也躲得不见踪影——这种“熟人变老赖”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不是没催过,可对方一句“手头紧”“下个月一定还”,就把你打发了,时间...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影都找不着了?更气人的是,他朋友圈还在晒旅游、晒新车,唯独对你欠的钱装聋作哑,这时候你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钱不多吧,走法律程序嫌麻烦;不追吧,又咽不下这口气。
别急,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子,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当“老赖”不断借钱不还,你到底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既合法又高效地把钱拿回来?

很多人一发现对方赖账,立马冲过去质问、威胁、甚至在群里公开辱骂,这种做法看似解气,其实非常危险。一旦你言语过激,反而可能被对方反咬一口,说你诽谤或骚扰。
正确的第一步是:冷静收集证据。
你要保留好以下几样东西:
记住一句话:没有证据的愤怒,等于自废武功。
我常跟客户说:“对付老赖,不能只靠打官司,更要讲究策略。”以下是我在实务中总结出的“三步走”:
发一条不卑不亢的信息,
“XX,之前借给你的两万块,你说3月底还,现在已经超期两周了,我知道你可能有难处,但我也在周转,能不能这两天先还一部分?咱们好聚好散。”
语气平和,但点明金额、时间、诉求,这一招是为了留下“催收证据”,也为后续起诉做准备。
如果对方继续装死,那就升级,你可以委托律师发一份《律师函》,别小看这封信,很多老赖看到律师事务所的红头文件,心理防线就崩了。
律师函的作用不是立刻拿回钱,而是制造压力,同时固定“催收事实”,这对日后主张逾期利息、诉讼时效延续都非常关键。
如果前两步都没用,别犹豫,直接起诉,很多人怕麻烦,觉得“就几千块,值得打官司吗?”但你要明白:你不追,他就永远觉得可以赖。
而且现在法院有“小额诉讼程序”,流程简化、审理快,一般两个月内就能出判决,胜诉后,对方仍不还钱?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他名下的车、房、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零钱……统统可以冻结划扣。
更狠一点的,还能申请把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黑名单”,上了这个名单,他坐不了高铁、飞机,贷不了款,孩子读私立学校都受限。这比天天打电话催有用多了。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和闺蜜相识十年,对方以“炒股翻本”为由分三次借走8万元,每次都说“赚了马上还”,结果本金亏光,人也开始躲着不见。
李女士起初不好意思闹僵,直到对方换了手机号、搬了家,才来找我,幸运的是,她保留了全部微信聊天记录,并且最后一次借款时,对方手写了一张借条,注明金额、利息和还款时间。
我们迅速立案,通过法院调取对方户籍信息,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她名下一张刚进账5万的银行卡,开庭时,对方终于露面,迫于执行压力,当场达成调解协议:分期6个月还清。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有证据、敢出手、不拖延。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的,法院有权查询其存款、车辆、不动产等财产情况,并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措施。
很多人觉得“才借了几万块,犯不着打官司”,但我想告诉你:每一次对老赖的纵容,都是对规则的践踏。
你追的不只是钱,更是底线。
你打的不只是官司,更是尊严。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只要你手中有证据,哪怕只有三千、五千,也能通过合法途径追回,更重要的是,你迈出这一步,不仅为自己讨回公道,也在无形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别再犹豫了。
该催催,该告告,该执行执行。
你不是在“计较”,你是在守护自己的权益。
毕竟,这世上最贵的东西,从来不是金钱,而是——有人欠你一句“我会还”。
而你要做的,就是让他兑现这句话。
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债无门时,这几招能帮你把钱要回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信誓旦旦说“下个月一定还”,结果一拖再拖,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最后连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