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咋判定?遇上了该咋办?

普法百科34秒前1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咱们打工一族最关心也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工伤,谁也不想出事,但万一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伤了,那“工伤”这两个字可就太重要了,今天的主题就是:工伤咋判定?遇上了该咋办?

大家伙儿出来打工,图的就是个平平安安,多挣点钱改善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候在工作中,意外就是这么不期而至,一旦受伤,身体受苦不说,还可能影响收入,家里的顶梁柱要是倒了,那一家子的日子都得跟着紧巴,咱们得弄明白,到底啥样的情况才算工伤?真遇上了,又该咋一步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工伤咋判定?遇上了该咋办?

咱们得搞清楚,啥是工伤?简单说,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了职业病,但这话说起来简单,实际判定起来可就有讲究了。

比如说,最常见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肯定算工伤,比如你在车间操作机器,不小心被机器蹭伤了;或者在办公室加班,不小心在工位上摔了一跤,这些都没跑。

还有,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啥意思呢?比如你早上提前到单位,准备开工前的材料,结果不小心被工具绊倒了;或者下班了,你收拾工具、关机器时受伤了,这些也算。

再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这个也好理解,比如你是超市收银员,因为制止小偷行窃被打伤了,这就属于工伤。

患职业病的,这个也得算,像一些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得了尘肺病,或者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得了皮肤病等,经过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认后,就能认定为工伤。

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得提一下。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比如说,单位派你去外地出差谈业务,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受伤了,或者在外地工作时意外失踪了,这些都算。

以及,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这个“上下班途中”和“非本人主要责任”是关键,就是说,你上班或者下班回家的路上,正常的路线,不是因为你自己闯红灯、逆行等主要原因出的交通事故,这才能算。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视同工伤的情形,比如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等等。

那万一真不幸遇上工伤了,咱们该咋办呢?

第一步,赶紧就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怎么样,先把伤治好,就医的时候,最好跟医生说明是因工受伤,保留好所有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票据等。

第二步,及时报告单位!发生事故后,要尽快告诉单位领导或者相关负责人,很多地方规定,单位要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给咱申请,或者单位没给咱交工伤保险,那咱自己或者咱的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去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个时间可千万别错过了!

第三步,准备材料,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还要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牌等,如果没有书面合同,那就得想办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如果是别人帮你申请的,还得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与伤者的关系证明。

社保部门受理后,会进行调查核实,然后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会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

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如果确认是工伤,接下来就是劳动能力鉴定了,等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就能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了,比如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等。

如果单位给咱交了工伤保险,大部分待遇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没交,那这些费用就得由单位来承担。

整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复杂,有时候单位还可能不配合,这时候千万别慌,也别轻易放弃,咱们手里有《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这些“尚方宝剑”,如果单位不按规定赔偿,咱们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老王吧,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工地上干活,是个钢筋工,一天下午,他正在脚手架上捆扎钢筋,突然脚下一滑,从三米多高的架子上摔了下来,导致右腿骨折。

出事之后,工头赶紧把老王送到了医院,老王清醒后,第一时间就让家人通知了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公司那边一开始还挺积极,垫付了部分医药费,但过了快一个月,公司也没提工伤认定的事儿,反而想跟老王私了,给一笔钱了事,老王心里没底,就找了个懂法律的朋友咨询。

朋友告诉他,这种情况明显是工伤,而且公司应该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现在公司拖着不办,是想少赔钱,在朋友的帮助下,老王自己准备了劳动合同(幸好他当初签了)、医院的诊断证明、工友的证言(证明他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等材料,在事故发生后的第40天,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

社保部门受理后,向建筑公司送达了《工伤认定协助调查通知书》,建筑公司收到后,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证据面前也无法否认,社保部门经过调查核实,依法作出了《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老王受到的事故伤害为工伤。

拿到认定书后,老王又去做了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九级伤残,有了这两个关键文件,老王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公司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了,公司一看证据确凿,也知道躲不过去,最终按照法律规定,赔偿了老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医疗费等各项费用,老王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这个例子就说明,只要咱们能证明是工伤,哪怕单位一开始想耍赖,咱们通过法律途径,一样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关键是要及时、主动,并且保留好相关证据。


法条链接

关于工伤认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工伤保险条例》。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律师总结

好了,今天跟大家聊了这么多关于工伤认定的事儿,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工伤认定,说白了就是为了保障咱们劳动者在因工受伤后的合法权益,让咱们“伤有所赔,医有所靠”。

记住几个关键点: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这“三工”要素是认定工伤的核心,还有上下班途中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特殊情形。

万一真遇上工伤,千万别慌,也别轻易被单位“忽悠”私了。第一时间就医,及时报告单位,保留好所有证据,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这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关键步骤,如果单位不配合,咱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该仲裁的仲裁,该起诉的起诉。

咱们劳动者出来打工不容易,平平安安最重要,但真要是不幸摊上事儿了,也别自认倒霉,要知道国家有法律保护咱们,咱们自己也要学法、懂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对大家有帮助,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工友们!有啥具体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咱们下次再聊!

工伤咋判定?遇上了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请律师需要给红包吗?律师收费的正确方式揭秘
« 上一篇2分钟前
×
13
2025 11

工伤咋判定?遇上了该咋办?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在法律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律师,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咱们打工一族最关心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