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厘的利息到底怎么算?很多人第一笔就搞错了!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找你借一万块,说“放心,我按4厘算利息,一个月才40,不多”;或者你在贷款平台上看到写着“日息4厘”,心里一盘算:“这么低?那岂不是比信用卡还便宜?”

等等,先别急着点头。
你知道吗?“4厘”这两个字,听起来挺温和,可落在纸面上、合同里、账单上,它可能是个温柔陷阱,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搞清楚——4厘的利息,到底是年利率、月利率还是日利率?单位不同,结果差十倍都不止。

4厘的利息到底怎么算?很多人第一笔就搞错了!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明白:4厘的利息究竟该怎么算?背后藏着哪些坑?作为普通人,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厘”到底是什么?先搞清单位!

民间借贷、银行贷款甚至一些小贷平台中,“厘”是一个常见但极其模糊的说法。
它的本质是利率单位,但关键在于——它是按年、按月,还是按天算?

我们来拆解一下:

  • 1分 = 1%(比如月息1分,就是月利率1%)
  • 1厘 = 0.1%(所以月息4厘 = 0.4%)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借1万元,约定“月息4厘”
利息 = 10,000 × 0.4% =40元/月
年化利率就是 0.4% × 12 =8%

这个利率其实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算是比较合理的,接近银行消费贷水平。

但如果有人说“日息4厘”,那可就吓人了:

日息4厘 = 日利率0.4%
一天利息 = 10,000 × 0.4% =40元/天
一年下来就是 40 × 365 =14,600元利息,年化高达146%!

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律保护的上限了,属于典型的高利贷行为。

所以你看,同样是“4厘”,一个写的是“月”,一个写的是“日”,结果天差地别,而现实中,很多人张口就说“4厘”,却不说明计息周期,这就是埋雷。


口头说“4厘”,打起官司来怎么算?

更麻烦的是,很多私人借款都是熟人之间口头约定:“咱按4厘走。”
没有写清楚是月还是年,也没有签正式借条。

一旦出问题,法院怎么判?

这时候就要看证据链了,根据司法实践,如果没有明确约定计息方式,通常默认为“月利率”,因为这是民间借贷中最常见的习惯。

但这不代表你就安全了。
如果对方咬定说是“年息4厘”(也就是年化0.4%),那你作为出借人可能血亏;反过来,如果你是借款人,对方主张是“日息4厘”,那你可能被巨额利息压得喘不过气。

所以记住一句话:口头承诺千千万,不如白纸黑字写清楚。


以案说法|一张模糊的借条,差点让我赔掉一套房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借给亲戚80万做生意,对方写了张借条:“今借到李XX人民币捌拾万元整,利息按4厘计算。”

看起来没问题吧?可三年后,亲戚还不上了,老李起诉要本金加利息。

结果对方在法庭上说:“我们说好是年息4厘,每年才3.2万利息,你现在要我付十几万,凭什么?”

老李懵了:“谁家借钱按年算4厘啊?明明是月息!”

最后法院怎么判的?

法官结合当地交易习惯、同类案件判例以及双方通话录音等辅助证据,最终认定为月利率4厘,也就是每月0.4%,年化4.8%,支持了老李的诉求。

虽然赢了,但这场官司打了半年,律师费花了两万多,亲情也彻底破裂。

你说冤不冤?
其实只要当初借条里多加一句:“利息为月利率0.4%(即俗称‘4厘’)”,后面所有麻烦都能避免。


法条链接|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除外。”

截至2024年,一年期LPR约为3.45%,其四倍为8%
也就是说,合法利息上限大约是年化13.8%。
而前面提到的“日息4厘”换算成年化146%,早已远超法定上限,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律师总结|别让“常识”毁了你的权益

说到底,“4厘利息怎么算”看似是个数学题,实则是一场关于细节与风险的认知较量

作为普通人,你要记住这三点:

  1. “厘”必须配上时间单位才有意义—— 是月?是年?是日?一定要问清楚、写明白。
  2. 口头约定不可靠,关键条款必须落笔成文—— 借条或合同中应明确写出:“月利率0.4%(即民间所称‘4厘’)”。
  3. 警惕异常低价或模糊表述—— 如果有人告诉你“利息很低,就4厘”,反而更要提高警觉,别被数字迷惑,要看清背后的计息方式。

钱的事,从来都不是小事。
一次含糊的表达,可能换来几年的纠纷;一张清晰的借条,也许能保住一段关系、一份信任、一场体面。

下次有人跟你说“按4厘算”,请你微笑着反问一句:
“您说的是月息4厘,对吧?咱们写进合同里,大家都安心。”

这才是真正的成熟和专业。

4厘的利息到底怎么算?很多人第一笔就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签了劳务合同,工作中受伤了算工伤吗?能赔吗?
« 上一篇5分钟前
×
08
2025 11

4厘的利息到底怎么算?很多人第一笔就搞错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找你借一万块,说“放心,我按4厘算利息,一个月才40,不多”;或者你在贷款平台上...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