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怎么交?自己交还是单位交?断缴了怎么办?一文讲透!
明明每个月工资都扣了钱,但不知道医保到底是谁在交?要是辞职了、自由职业了,医保还能不能接着交?断了一个月会怎么样?报销会不会受影响?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医保这件事掰开揉碎,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你自己...
每个月工资条上都扣了一笔“社保”,但具体这钱是怎么交的、交了多少、以后能拿多少,心里完全没谱?或者你是自由职业者,想自己参保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又或者中间换工作,社保突然断了几个月,慌得不行,生怕影响将来养老、看病?
别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社保缴费这件事掰开揉碎,给你讲个明明白白。

先说结论:大部分上班族的社保,是“单位+个人”一起交的,就像两个人合伙存钱,一个出大头,一个出小头,钱都放进同一个“未来保障账户”。
这个账户里包括五项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现在生育和医疗已经合并了),每一项的缴费比例不同,而且各地政策也有差异,但大体结构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在一线城市上班,月薪1万:
你看,你每月工资少了几百块,但换来的是退休后领养老金、生病住院能报销、失业还能领补助……这笔账,长期看非常划算。
那如果是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呢?比如你是做设计的 freelancer,没有公司给你交社保,这时候你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社保,自己全额承担费用(其实还是单位+个人部分都由你付),但可以选择只交养老和医疗两项。
比如在北京,2024年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大概要交将近2000块,听起来不少,但好处是——缴费年限照样累计,将来退休待遇和上班族几乎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城乡居民社保,主要面向没有工作或农村户籍的人群,缴费低,每年几百到几千不等,但待遇也相应低一些,适合经济压力大的朋友作为基础保障。
很多人最怕的就是“断缴”,比如辞职gap三个月、创业初期没收入、换工作衔接不上……这时候社保停了,会不会前功尽弃?
短期断缴,影响有限,比如断一两个月,只要之后续上,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不会清零。
但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医保断缴 = 立刻停掉报销资格!哪怕只断一个月,下个月去看病就得全自费,有些城市还要求连续缴费满一定时间才能享受大病报销,断了就得重新计算。
买房、摇号、孩子上学这些事,很多城市看“连续缴纳”记录,比如北京买车摇号要求连续五年社保不断,中间断一个月,五年就得重头算。
养老保险允许补缴,但有门槛,一般只有因单位原因导致漏缴,才可以申请补;个人自愿断缴的,多数地区不允许事后补(个别地方可以,但要罚息)。
所以建议:如果暂时没工作,宁愿咬牙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续上,也不要轻易断。
我之前有个客户小李,互联网从业者,去年裸辞准备创业,他想着“反正年轻,身体好,社保断几个月没事”,结果第三个月突发急性阑尾炎,去医院一刷医保卡——提示“未缴费,无法结算”。
他自己垫了八千多手术费,出院后去医保局咨询,被告知:断缴期间不能报销,就算之后续上,也不能追溯,更糟的是,他原本在北京已经缴了4年9个月社保,眼瞅着快够5年购车资格,这一断,前面的努力全白费,只能重新开始。
后来他来找我咨询,我帮他以灵活就业身份把社保接上了,但之前的损失,真的无法挽回。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把社保当成“可有可无”的成本,却忘了它其实是你对抗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它不显山露水,可一旦出事,才知道有多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9号):
明确支持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和养老,鼓励线上办理、跨省衔接。
说到底,社保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强制储蓄+社会共济的制度安排,它可能不会让你暴富,但能在你最脆弱的时候,撑起一张安全网。
我的建议很实在:
记住一句话:今天的每一分社保缴费,都是写给未来自己的情书,你越早认真对待它,它就越愿意在你年老、生病、失业时,温柔地接住你。
别等到需要它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好好珍惜。
社保怎么交?自己交还是单位交?断缴了怎么办?一文讲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每个月工资条上都扣了一笔“社保”,但具体这钱是怎么交的、交了多少、以后能拿多少,心里完全没谱?或者你是自由职业...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