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工资怎么算?发薪日到账金额为何总比合同少了一截?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劳动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月薪1万,可每个月发工资时,银行卡里却只进账八千出头,甚至更少?于是心里直打鼓:“我是不是被‘坑’了?”别急,这并不是公司克扣工资,而是我们常说的“税后工...
每个月等工资到账,看着银行卡里那个数字,心里却直打鼓——这数对吗?加班费算了吗?社保扣得合理吗?为什么别人同样岗位比我多几百?别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月工资怎么算”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这不是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关乎你每天早出晚归、熬夜加班换来的真金白银。
很多人以为,劳动合同上写的月薪,到手就该是那个数,错!那只是“约定工资”,而实际到手的“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之间,差的可不只是五险一金。

我们先来理清几个关键概念:
月工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津贴补贴 + 加班费 - 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 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小李月薪1万,五险一金个人缴纳约2200元,专项扣除后应纳税所得额为6800元,个税约200多元,再加上绩效800元、加班费500元,最终到手大约9300元左右,你看,离“一万”差了一截,但这才是真实情况。
有的公司发工资神神秘秘,只给一个总数,不提供工资条;有的甚至用“报销款”“补贴”名义拆分工资,逃避社保缴费基数,这些都是典型的“灰色操作”。
你有权每月收到清晰的工资条,上面必须列明各项构成,没有工资条?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书面要求,拒不提供的,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还有人问:“试用期工资是不是可以打五折?”答案是:不可以随意打折,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北京最低工资2420元,哪怕你是实习生,也不能低于这个数。
2022年,杭州的小王入职一家电商公司,合同写明月薪12000元,前几个月发薪正常,但从第4个月开始,公司突然把其中3000元改为“项目补贴”,并称“补贴不计入社保基数”,小王觉得不对劲,申请了工资明细,发现社保缴费基数被压到了6000元。
他保留了聊天记录、考勤表和银行流水,在律师协助下提起劳动仲裁,最终裁决:公司补缴差额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理由是——变相拆分工资、降低缴费基数,属于未足额缴纳社保,侵害劳动者权益。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别嫌麻烦,每一笔钱都要问清楚来源,工资条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你维权的第一手证据。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是你在谈判桌上最硬的底气。
工资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它背后是你的时间、精力、健康和家庭责任,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好意思问”“怕得罪领导”而默默忍受不合理的薪酬结构,直到离职才发现自己白白损失了几万块社保、几年工龄。
我想告诉你三句话:
你的工资,不该是一笔糊涂账,搞明白它怎么算,不仅是维护权益,更是对自己劳动价值的尊重,从今天起,做个清醒的打工人,让你的每一分努力,都换来应得的回报。
月工资怎么算?发薪日总搞不清?一文讲透你的血汗钱到底怎么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每个月等工资到账,看着银行卡里那个数字,心里却直打鼓——这数对吗?加班费算了吗?社保扣得合理吗?为什么别人同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