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怎么申请?流程卡壳了怎么办?
上班时不小心扭伤了腰,或者在工地上被掉落的工具砸伤了手,当时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越拖越严重,最后连班都上不了,这时候才想起来——哎,这算不算工伤?能不能赔点钱?该找谁?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划伤,或者在工地摔了一跤,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好”,结果越拖越严重,想申请工伤却发现不知道从哪开始?更惨的是,公司说“不算工伤”,社保局说“材料不全”,自己跑断腿却一无所获。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工伤申请的全流程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不是模板套话,而是实打实的经验分享,让你少走弯路、少受委屈。

很多人以为只有“断胳膊断腿”才算工伤,其实不是,根据法律定义,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都属于工伤范畴。
这些情况,统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关键在于:你得主动去申请,而且要在规定时间内行动!
受伤第一件事不是找老板理论,而是先去医院!所有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用药清单,统统保存好,拍照也别偷懒——伤口、现场、工具都要拍下来。
医疗记录是工伤认定的“铁证”,没有它,后面再努力也可能白搭。
法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但现实是,很多公司为了省钱、怕影响评级,故意拖延甚至拒绝申报。
这时候你怎么办?别怂!
你可以自己申请!法律早就给你留了后路。
如果公司不报,你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自己去人社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
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建议去之前先打电话咨询当地人社局窗口,确认材料清单,避免来回奔波。
提交之后,一般60天内会出《工伤认定决定书》,一旦认定成功,你就正式“坐实”了工伤身份。
伤情稳定后(比如治疗结束、不再住院),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伤残等级评定”。
这个等级直接决定你能拿多少赔偿,一共分10级,1级最重,10级最轻。
鉴定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过程相对客观,记得带齐所有医疗资料和认定书原件。
拿到鉴定结论后,该赔的钱就该到位了。
赔偿主要包括:
如果是公司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由社保基金支付;如果没缴,对不起,全部由公司兜底!
老李是个外卖骑手,平台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跟他签了协议,某天下暴雨,他在送单途中电动车打滑摔倒,造成右腿骨折。
他第一时间去医院,花了两万多,公司却说:“你是自由接单,不算工伤。”
老李差点放弃,后来找到我咨询,我们调取了他的排班记录、工资流水、平台派单截图,最关键的是——他手机里有一张事发后拍的现场照片,地上还有外卖箱和雨衣。
我们以此为基础,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虽然平台否认劳动关系,但法院最终认定:老李接受公司管理、按单计酬、穿着统一制服,构成事实劳动关系。
人社局作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公司赔付近15万元。
一个细节救了他:那张没人注意的照片。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你维权的底气。
工伤申请看似程序繁琐,其实核心就三点:
很多人不是输在法律上,而是输在“不敢争”“觉得麻烦”“怕丢了工作”,可你要知道,一次受伤可能影响一辈子的生活质量,该争取的,一分都不能让。
受伤不是你的错,沉默才是最大的代价。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不妨先把材料理一理,哪怕现在还没行动,也要知道——你有权利,也有出路。
这世界不会自动为你主持公道,但只要你迈出第一步,法律就会成为你的盾牌。
工伤怎么申请?流程卡壳了怎么办?手把手教你拿回应得赔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划伤,或者在工地摔了一跤,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好”,结果越拖越严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