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费怎么收?按面积还是按表?欠费会被停暖吗?

普法百科33秒前1

每到冬天,暖气片热不热是家家户户最关心的事,但比温度更让人“上火”的,往往是那一纸供暖账单:为什么我家房子不大,缴费却比邻居多?收费到底有没有标准?要是暂时不住,能不能申请停暖?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供暖到底是怎么收费的,又有哪些你必须知道的法律门道。

先说重点: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实行的是建筑面积收取固定费用的模式,简单讲就是“你住多少平米,每年交多少钱”,这个价格由地方政府物价部门核定,比如北京居民住宅大概是30元/平方米·采暖季,上海在26元左右,各地略有差异,但基本都是“一刀切”。

供暖费怎么收?按面积还是按表?欠费会被停暖吗?

听起来挺公平?其实不然,这种模式对空置房或节能住户并不友好,你长期出差、房子没人住,暖气照样开着,钱还得照交,更关键的是,很多老小区根本没有安装热计量表,根本做不到“用多少、付多少”。

那有没有更科学的方式?有,就是按热量计量收费,也就是装上热表,像水电气一样读数计费,国家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推行供热计量改革,但十几年过去了,落地依然缓慢,为啥?成本高、改造难、管理复杂,再加上部分供热企业缺乏动力,导致多数地方仍停留在“包干制”。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没住,能不交供暖费吗?

答案很现实——不能,除非当地政策明确允许“报停减费”,否则即使你不住,只要你是产权人,且所在区域属于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就有缴费义务,这背后的逻辑是:供热系统是整体运行的,你一家停暖可能影响整栋楼的热平衡,所以多数供热单位不允许随意断供。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山东、辽宁等部分地区,允许用户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暂停用热”,并缴纳一定比例的基础运维费(通常为全额费用的30%-50%),用于维持管网运行和设备养护,这种做法既尊重用户选择权,也保障了系统稳定,值得推广。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问:那我真不交,他们能把我怎么样?会不会直接给我停暖?

这就要看合同和地方法规了,正常情况下,供热公司不能擅自停暖,但在多次催缴无果后,经法定程序,他们有权采取限供或停供措施,更严重的是,欠费还可能被记入信用记录——没错,暖气费也能影响你的征信!


以案说法:张先生的“空房困境”

张先生在北京昌平有一套90平的二手房,平时在市区租房住,冬天也不回去住,某年收到供暖费账单2700元,他觉得不合理:“我又没用暖气,凭啥让我交全款?”于是拒缴,第二年,家中暖气果然不热了,物业称“系统检修”,实则是供热公司因欠费做了限温处理。

张先生一怒之下起诉供热公司侵权,要求恢复供热并赔偿精神损失,法院最终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理由是,双方存在事实供用热力合同关系,张先生作为产权人,未履行缴费义务,供热公司依约中止服务,程序合法,虽然张先生未实际居住,但并未按规定申请报停,也不能免除缴费责任。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权利要主动主张,规则要提前了解,别等暖气凉了才想起来翻合同。


法条链接:

  1. 民法典》第六百四十八条: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适用本章规定,向社会公众供电、供热的,不得拒绝合理的订立合同要求。”

  2. 《城市供热条例》(地方性法规为主,如《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具备分户独立用热条件的用户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申请暂停用热,但应当向供热单位支付基础热费。”

  3. 《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
    明确要求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同步安装热计量装置,逐步实现“计量为主、面积为辅”的收费机制。


律师总结:

供暖不是小事,它既是民生工程,也是一份法律契约,作为用户,你要明白:
✅ 收费标准由政府定价,不可随意变更;
✅ 是否能报停,取决于当地政策和房屋技术条件;
✅ 拒缴费用可能面临停暖甚至信用风险;
✅ 真想省钱,不妨推动小区加装热表,争取按用量付费。

更重要的是,别把“我没住”当成不缴费的理由,法律看重的是产权责任,而不是实际使用,与其事后扯皮,不如提前咨询物业或供热单位,搞清流程、保留凭证、依法维权。

冬天再冷,也冷不过人情;但规则再硬,也得讲理,懂点法律,让你的暖气不仅热在屋里,更暖在心上。

供暖费怎么收?按面积还是按表?欠费会被停暖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还不上了怎么办?逾期后怎么自救?
« 上一篇6分钟前
×
29
2025 10

供暖费怎么收?按面积还是按表?欠费会被停暖吗?

每到冬天,暖气片热不热是家家户户最关心的事,但比温度更让人“上火”的,往往是那一纸供暖账单:为什么我家房子不大...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