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多久能买房?这事儿真不是一刀切!
“律师,我这刚离完婚,手头有点闲钱,想赶紧买套房安定下来,行不行啊?” 我通常会反问一句:“您是想问政策上允不允许,还是银行贷款好不好批呢?” 为啥这么问?因为“离婚后多久能买房”这个问题,核心要看...
信用卡刷多了,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催收电话天天打,法院传票也收到了……干脆“一走了之”,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尤其看到别人晒出国外旅行照,心里更痒痒——我能不能趁现在先飞一趟?哪怕只是出去散散心?
别急,今天咱就来聊点实在的: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到底还能不能出国?

先说结论:不一定不能,但极大概率会被限制出境,尤其是已经被法院正式立案、进入执行阶段的情况。
咱们一步步拆开讲。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坐牢,护照在手,说走就走,但现实是,一旦你的债务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特别是被法院判决后仍拒不履行,你就可能被列入“限制高消费人员名单”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
这时候,麻烦就来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类人员不仅不能坐高铁一等座、飞机头等舱,连星级酒店都不能住,更关键的是——出入境管理机关有权依法限制其出境。
你可能会问:“我只是被起诉了,还没判呢,能出国吗?”
这个要分情况:
如果只是银行起诉你,案件还在审理中,尚未判决,原则上你还能出国,因为此时法律责任尚未确定,法院不会主动采取限制措施。
但如果法院已经判决你还钱,你拒不执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那你基本就“出不去了”,一旦被纳入“限高令”或“失信名单”,边检系统一刷,立马报警。
我见过一个客户,本来买了去泰国的机票,准备陪孩子参加夏令营,结果在机场过安检时被拦下,原因是“已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一家人当场崩溃,孩子哭着问:“爸爸是不是犯法了?”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生活雪上加霜。
去年我代理了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做点小生意,前几年借了网贷和信用卡共80多万,后来资金链断裂,逾期两年多,银行陆续起诉,法院判决生效后他一直没还。
今年年初,他突然接到亲戚邀请,去迪拜参加婚礼,心想:“反正国内天天被催债,不如出去透透气。”于是悄悄办了签证,买了机票。
结果,在广州白云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航空公司系统提示:“该旅客已被法院限制高消费,禁止乘坐飞机。”工作人员礼貌但坚决地告诉他:“您无法出境。”
更糟的是,银行得知他有出境意图后,立刻向法院申请加大执行力度,他的房产被查封,车子也被拖走拍卖。
张先生后来对我说:“早知道就不动这个念头了,以为逃得了一时,其实把自己推得更远。”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的网看似宽松,实则细密无声,你以为的“空子”,往往正是最危险的陷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决定限制其出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六)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七)旅游、度假……
注意最后一条——“旅游、度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限高”人员连出国旅游都被卡住的根本原因。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与法院系统数据联网,一旦你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护照信息就会被同步标记,即使你拿到签证,也可能在出境时被拦截。
说实话,我理解每一个陷入债务困境的人的心情,压力大、焦虑、想逃避,都是人之常情,但我想告诉你的是:真正的出路,从来不是逃离,而是面对。
贷款逾期不可怕,被起诉也不等于世界末日,可怕的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以为换个地方就能重启人生,殊不知,债务不会因为你离开而消失,法律责任也不会因距离而减轻。
如果你已经被起诉,建议你:
记住一句话:你可以暂时没钱,但不能永远没信用,你可以一时失意,但别让自己失去自由的选择权。
出国不是逃避的出口,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别再问“能不能走”了,先问问自己:“我准备好面对了吗?”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还能出国吗?这事儿真不是你想走就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信用卡刷多了,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催收电话天天打,法院传票也收到了……干脆“一走了之”,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