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关税怎么算?一文教你搞懂进口成本!
进口关税的计算方法 很多企业在做国际贸易时,常常被进口关税的计算弄得一头雾水,进口关税到底怎么算?税率怎么查?有没有减免政策?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帮你理清进口关税的计算逻辑。 进口关税的核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上海淘了一件心仪已久的外套,满心欢喜等包裹,结果物流信息突然跳出一行字:“已产生关税,请完成缴税后方可清关。”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说好的包邮呢?说好的免税呢?怎么突然多出一笔钱?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关税到底怎么算?为什么会被征税?被税了能不能申诉?关键点在哪?

很多人以为关税是海关随口一说,其实不然。关税是一套精密计算的国家税收机制,核心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
应纳关税 = 完税价格 × 关税税率
听上去挺简单,但每个词都有门道。
完税价格,是海关认定的“这件东西值多少钱”,它可能参考你实际支付的价格,但也可能不完全一样,比如你在海外网站花了800元买了一双鞋,但海关系统里这双鞋的市场价是1200元,那他们可能按1200元来算。
更常见的是,海关有一本《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里面列明了各种商品的参考价,像一部手机,完税价格可能是5000元;一瓶香水,可能是300元,哪怕你打折买的,也可能按这个标准来。
不同商品,税率天差地别。
你买的东西属于哪一类,直接决定你交多少税。
个人邮寄进境物品,不光看关税,还得看“行邮税”——这是针对个人自用物品设置的综合税,包含了关税、增值税甚至消费税。
目前政策规定:
举个例子:你代购了3瓶精华,每瓶官网价800元,总价2400元,虽然没超年度额度,但单次超1000元,就得缴税,海关按完税价格每瓶700元算,总完税价2100元,化妆品行邮税率50%,那你得交:
2100 × 50% =1050元税款
是不是瞬间觉得“省下的钱”又还回去了?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林从韩国买了个轻奢包包,发票价4200元,走个人邮寄渠道回国,结果收到通知要缴1680元税款(完税价格4200×40%税率)。
她觉得不合理:这是自用,也没超额度,凭什么这么高?
我们调取了海关的完税价格表,发现同类型包包的参考价是2800元,而海关却按实际购买价算,未履行“就低原则”,我们提交了购物凭证、使用说明、无转售承诺书,并申请价格复核。
一个月后,海关重新核定完税价格为2800元,最终只需缴税1120元,退还差额560元,加上滞纳金减免,总共退回800多元。
关键点在哪?
不是被动缴费,而是依法申诉、提供证据、争取合理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四条:
“国务院设立关税税则委员会,负责审议关税税则草案,制定、调整关税税率。”
《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43号》:
明确个人邮寄进境物品的免税额度为单次1000元人民币以内,超出需缴税;且必须限于个人自用、合理数量。
《进境物品归类表》和《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
海关征税的“标尺”,可在海关官网查询具体品类和参考价。
关税不是“坑”,而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环节,但它也不是“铁板一块”,你可以质疑、可以申诉、可以争取更合理的认定。
记住这几个核心建议:
说到底,关税的本质是“合规的成本”,你不必逃避它,但一定要理解它,搞清楚规则,才能既买到心头好,又不多花冤枉钱。
下次你的包裹又被税了,别骂娘,先打开海关官网,查查那个“完税价格表”——也许,省下的就是你下顿火锅的钱。
关税怎么算?进口东西贵在哪?被税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网上海淘了一件心仪已久的外套,满心欢喜等包裹,结果物流信息突然跳出一行字:“已产生关税...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