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别慌!三步教你快速查清情况、掌握主动权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叮”的一声响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XX法院,您涉及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已被立案受理,请及时应诉。” 挂掉电话那一刻,脑袋可能一片空白——我确实欠了点钱...
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冷静,现在电信诈骗太猖獗,很多人打着“法院”“律所”“催收公司”的旗号吓唬人,目的就是让你慌神,然后诱导你还钱甚至转账。接到通知先别急着认账,更别轻易给陌生人打钱。
真正的起诉,一定是通过正规司法程序来的,法院不会用短信、微信或电话直接通知你“你被起诉了”,如果你真的被起诉,最权威的信息来源只有两个:中国裁判文书网和人民法院送达平台。

下面我手把手教你怎么查:
网址是:https://wenshu.court.gov.cn(一定要认准这个官网)
点击“高级检索”,输入你的姓名、身份证号,选择“民事案件”,案由选“民间借贷”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然后搜索。
如果搜到了你的名字和案子,那基本可以确定你确实被起诉了,而且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或正在审理中。
⚠️ 注意:不是所有案子都会公开上网,尤其是还在审理中的,可能暂时查不到,但这不代表没被起诉!
网址是:https://sdpt.court.gov.cn
这是全国法院统一的电子送达系统,你注册登录后,绑定身份证信息,就能看到有没有法院给你发的传票、应诉通知书、开庭公告等文件。
这个平台的信息是最权威、最及时的,如果有诉讼,这里一定会有记录。
如果你还是不确定,可以直接拨打你户籍地或合同约定管辖地的基层法院诉讼服务热线(一般是12368),提供身份证号,让工作人员帮你查一下有没有立案记录。
记住一句话:真起诉,一定有痕迹;没痕迹,大概率是吓唬你。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90后程序员,疫情期间借了几个网贷平台的钱,后来收入不稳定,断了几期,结果某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XX法院执行局王法官”,说他已经因欠款被起诉,案件编号是多少多少,如果不马上还5万,就要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还发了个链接让他点开看“判决书”。
小李吓得不行,差点就准备筹钱转账,幸好他多留了个心眼,先上网搜了一下那个“法院编号”,发现格式不对,又打了12368咨询,结果人家告诉他:根本没这案子!
后来我们顺藤摸瓜发现,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伪造文书”诈骗,那个链接点进去是个钓鱼网站,一旦输入银行卡信息,钱立马就被转走。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越是慌的时候,越要稳住,法律程序是有迹可循的,骗子再能演,也编不出真正的法院文书编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也就是说,法院必须正式送达你起诉材料,你才有义务回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公开的规定》明确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况外,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
这意味着:
这些,都是你识别真假诉讼的“法律标尺”。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网贷逾期本身不是犯罪,但逃避问题会把你拖进更深的泥潭。
就算你真的被起诉了,也不等于世界末日,法院判了,你可以申请分期还款;确实困难,还能主张减免利息;要是平台违规放贷、暴力催收,我们还能反诉它!
但前提是——你要第一时间知道真相,主动应对。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惩罚的是无视规则、逃避责任的人。
你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字,都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是想让你在风雨来临时,手里有伞,心里有底。
别让一次逾期,变成人生的转折点。
面对它,解决它,然后继续往前走,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样子。
先别慌,搞清楚“被起诉”到底是真是假 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冷静,现在电信诈骗太猖獗,很多人打着“法院”“律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