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3步教你快速查清真相,避免踩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着饭,手机“叮”一声,跳出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一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我什么时候贷过款?还逾期了?是不是搞错了...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叮”的一声响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XX法院,您涉及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已被立案受理,请及时应诉。”
挂掉电话那一刻,脑袋可能一片空白——我确实欠了点钱,但怎么突然就被告了?法院在哪?案子进展到哪一步了?我该怎么办?

别急,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借贷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贷款逾期被起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查,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手把手教你三步查清自己的诉讼状态,把被动变为主动。
很多人一听到“被起诉”,立刻慌了神,其实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核实真伪,现在诈骗电话太多,有些催收机构打着“法院通知”的幌子吓唬人,千万别信口就认。
✅ 正规渠道查询方式如下:
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https://splcgk.court.gov.cn)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平台,输入你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就能查看全国范围内是否有关于你的立案信息,这是最权威、最直接的方法。
拨打12368司法服务热线
拨通后按提示选择所在地区,告诉人工客服你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他们可以帮你查询是否有相关案件登记,这是免费的!
关注短信和邮寄文件
法院正式立案后,会通过短信或EMS邮寄《应诉通知书》《传票》《起诉状副本》等材料,如果你收到了这些文书,那就说明事情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必须重视!
⚠️ 小提醒:如果只是网贷平台发来“已起诉”的威胁短信,但你在上述两个官方渠道查不到记录,那大概率是施压手段,不必过度恐慌。
一旦确认真的被起诉,下一步就是弄明白案件的具体内容,这关系到你怎么答辩、要不要调解、能不能协商还款。
你可以这样做:
📌 特别注意:有些平台把债权打包卖给了资产管理公司,结果是你明明欠A的钱,却被B起诉,这时候你要重点审查对方有没有合法的“债权转让证明”,否则它根本没资格告你!
我还见过不少案例,原告主张的利息远超法律规定上限(比如年化超过LPR的四倍),这种部分你可以大胆提异议,法院也不会全支持。
很多人觉得:“我没钱,去了也没用。”错!作为被告,你不去出庭、不提交答辩状,等于把话语权拱手让人。
你要做的三件事:
记住一句话:打官司不是比谁有钱,而是比谁更懂规则、更有准备。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在某网贷平台借了5万,后来失业断供,逾期一年多,平台发了几轮催收短信,说“已移交法务起诉”,他以为是吓唬人,就没理会。
直到有一天,他申请房贷被拒,去查征信才发现自己不仅上了执行名单,还被限制高消费了!
我们赶紧去法院调卷宗,发现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判决生效——因为小王没收到传票(地址变更未更新),也没查流程信息,法院依法缺席审判,判他全额还款+滞纳金+诉讼费。
最后虽然通过再审程序争取到了重新调解的机会,但白白多付了将近一万块的额外费用。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一次简单的查询,就能避免一场人生的滑铁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但若出借人主张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这些条款意味着:你有权知道被谁告、为什么被告,也有权为自己辩护,沉默,只会让不利后果越滚越大。
贷款逾期不可怕,被起诉也不等于世界末日,真正危险的是——你在黑暗中瞎猜,在恐惧中逃避。
我常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但它会严惩无知和拖延。
只要你第一时间查清案件状态、了解对方诉求、积极应对程序,哪怕暂时没钱,也能争取到分期、减免甚至延期执行的机会,相反,如果你装睡、躲债、拒接电话,最终等来的可能是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子女教育就业……
请你现在就打开手机,花十分钟登录“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输入身份证号码,看看有没有属于你的那一纸传票。
哪怕什么都没查到,这份安心也值得。
真正的成熟,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在犯错之后,依然有勇气直面问题,一步步把自己拉回正轨。
我是张律,一个陪你穿越风雨的法律同行者。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别慌!三步教你快速查清情况、掌握主动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叮”的一声响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电话? “您好,这里是XX法院,您涉及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