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欠我工资不给,强制执行到底能不能拿到钱?律师给你说透!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大伙儿都可能遇上,或者身边人遇上过的糟心事——公司拖欠工资,这钱可是咱们辛辛苦苦流汗挣来的,养家糊口全指望它呢!那要是公司铁了心当“老赖”,就是不...
哎,说起这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儿,真是能把人急死!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公司一句“没钱”就给打发了,协商、投诉、仲裁,一圈下来,好不容易拿到了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以为总算看到曙光了,结果公司还是耍赖,就是不给钱,这时候,很多朋友就会想到“强制执行”。强制执行这招到底管用不管用?是不是申请了就能拿到钱呢?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给咱被欠薪的兄弟们支支招。
咱得明白,强制执行不是你想申请就能马上申请的,它得有个前提——你手里得有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说,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而且这些文书已经过了法定的履行期限,公司还是铁了心不掏钱,这时候,你才有资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千万别以为老板口头答应给钱,或者劳动监察部门协调了,你就能直接去法院说“我要强制执行”,没那生效文书,法院可管不了。

申请了强制执行,是不是就一定能拿到钱呢?这就得分情况说了,理想很丰满,现实有时候确实骨感。
强制执行,通俗点说,就是当公司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比如劳动仲裁裁决书、法院判决书)中确定的支付工资义务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出面,采取强制性措施,迫使公司还钱。这些措施包括啥呢?比如查封公司的银行账户、扣押公司的车辆设备、冻结公司的应收账款,甚至拍卖公司的资产,如果公司还敢躲猫猫,法院还可以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等措施,让他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听着挺厉害是吧?但关键问题来了:公司要是真的没钱,或者把钱和财产都转移光了,那强制执行是不是也没辙了?这话问到点子上了。能不能拿到钱,能拿到多少钱,最核心的因素在于:这家拖欠工资的公司,到底有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不是“摇钱树”,它能做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去查找和处置公司的财产,但如果公司确实是个空壳子,账户里一毛钱没有,名下也没啥值钱东西,那执行起来就真的非常困难,拿回钱的希望就比较渺茫,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不是说就不管了,以后你一旦发现公司有新的财产线索,还可以再申请恢复执行。
强制执行能不能拿到钱,一方面看法院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更要看公司的“家底儿”厚不厚。咱作为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等着法院,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地向法院提供公司的财产线索,比如公司的银行账号、办公设备在哪里、有没有房产车辆、有没有到期的债权等等,你提供的线索越具体、越准确,法院执行起来就越有方向,你拿回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还有一点得提醒大家,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期限的,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一般是两年,可别错过了这个期限,不然你的权利可就没法通过法院强制保障了。
强制执行是咱劳动者在讨薪路上,面对“老赖”公司时的重要武器,但它不是万能的魔法棒,能否成功拿到工资,取决于多种因素。咱能做的就是,一旦遇到欠薪,果断拿起法律武器,该仲裁仲裁,该起诉起诉,拿到生效文书后,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并且积极配合法院提供线索。
说到底,“强制执行”是咱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面对公司恶意欠薪,咱不能忍气吞声,一定要勇敢维权,走完法律程序,拿到生效文书后,果断申请强制执行。虽然强制执行不能保证100%拿到钱,但它是目前法律框架下,对欠薪公司最有力的震慑和约束。大家也要清楚,执行的效果取决于公司的实际履行能力,所以在维权过程中,积极搜集和提供公司财产线索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自己的血汗钱,不再为欠薪烦恼!
公司欠薪不给,强制执行到底能不能拿到钱?律师给你说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说起这公司拖欠工资的事儿,真是能把人急死!辛辛苦苦干活,就盼着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结果公司一句“没钱”就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