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噪音扰民怎么办?报警没用、物业不管,还能怎么破?

普法百科35秒前1

大晚上刚躺下准备入睡,楼上突然“咚咚咚”像在跳广场舞;周末想睡个懒觉,结果楼上传来拖桌椅、砸地板的声音,一连串响得人血压飙升?更离谱的是,你找物业反映,对方说“我们只能劝”;你报警,警察来了说“属于民事纠纷,调解一下就好”,最后呢?一切照旧。

别急,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告诉你:楼上噪音不是小事,它可能已经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遇到楼上噪音扰民,到底该怎么合法、有效、彻底地解决?

楼上噪音扰民怎么办?报警没用、物业不管,还能怎么破?


先搞清楚: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噪音扰民”?

很多人觉得,楼上走动、孩子跑跳是“正常生活”,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法律上可不是这么看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
“家庭及其成员应当避免制造干扰他人生活的噪声。”
夜间(22:00至次日6:00)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45分贝,白天也不应超过55分贝。

现实中,很多家庭装修敲墙、高跟鞋走路、重物落地、宠物跑跳,声音轻松突破60甚至70分贝,完全超出了合理范围。

别再被“邻里之间要包容”这种话PUA了——你的容忍,不是义务,而是权利让渡,长期噪音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焦虑、失眠、神经衰弱,严重时甚至构成健康权侵害。


四步维权实操指南,亲测有效

我在代理多起相邻权纠纷案件中总结出一套“四步走”策略,帮你从被动忍受走向主动维权:

第一步:固定证据,别光靠耳朵听

很多人维权失败,败在“没证据”,你说吵,人家说没声音,法官总不能天天来你家蹲点吧?

✅ 正确做法:

  • 用手机录音录像,注明时间、日期、天气(排除外界干扰)
  • 购买分贝检测仪(百元内即可),记录超标数据
  • 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环境噪声检测报告》(可作法庭证据)

⚠️ 特别提醒:不要偷偷录音别人说话内容,可能涉及隐私侵权;但录环境声音(非对话)是合法的。

第二步:正式沟通 + 留痕

不要一上来就撕破脸,先礼貌沟通,表达困扰,给对方一个改正机会。

✅ 正确做法:

  • 写一份《告知函》,说明噪音情况、影响及法律依据
  • 通过微信、短信或纸质信件送达,并保留截图/签收记录
  • 如果对方态度恶劣,也别吵,全程冷静记录

这一步的关键是“留痕”,将来打官司,法院会看你是理性维权还是情绪化冲突。

第三步:联动多方力量,施加压力

如果沟通无效,别单打独斗,调动以下资源:

  • 物业:要求其履行管理职责,发出整改通知(哪怕他们说“管不了”,也要让他们书面回复“无法处理”)
  • 居委会/街道办:申请人民调解,形成《调解笔录》——这是重要证据!
  • 公安机关:拨打110,明确要求“因邻里噪音请求出警处理”,警方出警记录可作证据
  • 环保部门:对持续性噪音可向生态环境局投诉,申请介入监测

每一次交涉都要有文字或录音记录,积少成多,就是胜诉的底气。

第四步:起诉!用法律终结骚扰

当所有前置手段都失效,就该亮剑了。

你可以以“相邻权纠纷”或“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

  • 停止侵害(停止制造噪音)
  • 赔礼道歉
  • 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几千元,视情节而定)
  • 承担检测费、律师费等合理支出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被楼上老人每天凌晨五点拖椅子折磨三年,最终法院判令对方加装静音地垫,并赔偿8000元精神损失,判决书里写了一句话特别有力:“安静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城市人基本的生活尊严。


以案说法|张先生的“寂静之战”

张先生住在杭州某小区12楼,楼上1302常年深夜跳舞、搬家具,他多次沟通无果,物业推诿,报警后民警也只是口头劝说。

他找到我时,已出现严重失眠,医生诊断为“慢性应激反应”。

我们帮他做了三件事:

  1. 连续一周夜间录音+购买专业分贝仪记录数据(最高达68dB)
  2. 申请街道调解,对方拒不到场,形成《调解终止证明》
  3. 委托检测公司入户检测,出具正式报告

随后提起诉讼,庭审中,对方辩称“家里活动很正常”,但我们提交了完整的证据链,包括分贝报告、医疗记录、邻居证言。

最终法院支持全部诉求:责令1302业主采取隔音措施,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6000元,承担检测费3200元。

这个案子最让我触动的是,判决书写道:“容忍义务有边界,自由不应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站在你这边

  •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劝阻、调解和处理未能制止,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受到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律师总结|你不必做沉默的大多数

我想对每一个正在忍受楼上噪音的人说:
你不是矫情,不是小题大做。
你要的不是报复,而是一个能安心睡觉的权利。

面对噪音扰民,忍让换不来尊重,沉默只会纵容。
从取证开始,一步步推进,用法律的语言代替争吵的声音。
当你拿起法律武器那一刻,你就已经赢了——
赢回了生活的秩序,也赢回了自己的尊严。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但只要你愿意行动,它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 一名不愿看到客户彻夜难眠的律师

楼上噪音扰民怎么办?报警没用、物业不管,还能怎么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信用卡额度怎么提?突然被降额了怎么办?一文讲透银行暗规则
« 上一篇6分钟前
×
27
2025 10

楼上噪音扰民怎么办?报警没用、物业不管,还能怎么破?

大晚上刚躺下准备入睡,楼上突然“咚咚咚”像在跳广场舞;周末想睡个懒觉,结果楼上传来拖桌椅、砸地板的声音,一连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