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签的房子怎么查?一招教你避坑,别再被开发商套路了!
好不容易看中一套房,交了定金、签了合同,满心欢喜等着拿钥匙,结果突然发现——这房子早就被人“网签”了?或者更惨一点,你自己压根不知道啥叫“网签”,稀里糊涂就签了协议,回头才发现产权可能有问题? 别急...
买房时销售说“这套房才80平,性价比超高”,结果交房一看,实际使用空间连60平都不到?合同上写的建筑面积是90㎡,公摊占了15㎡,剩下的75㎡里,阳台、飘窗、墙体又占掉一大块——真正能摆沙发、放床的地方,缩水得让你怀疑人生。
这时候,你就该知道一个词的重要性了:投影面积。

很多人一听“投影面积”,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影子照在地上的那块地方吗?”听起来挺玄乎,其实它在法律和房产交易中,是个实实在在影响你钱包的关键概念。
投影面积,就是建筑物某一部分在水平面上“垂直投影”所覆盖的面积,你可以想象太阳正头顶照下来,房子在地上留下的那个“影子”的大小,就是它的投影面积。
听起来抽象?咱们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你家有个凸出去的阳台,三面悬空,下面没支撑,从上面往下看,这个阳台占地4㎡,但它并不完全计入建筑面积,按国家标准,这种阳台通常只算一半面积(也就是2㎡),甚至有些情况不算,而这个“4㎡”,就是它的投影面积。
再比如阁楼、坡屋顶、雨棚、挑檐……这些结构往往不按“实际使用空间”来算钱,而是先看它们的投影面积,再乘以一个折算系数。
投影面积 ≠使用面积,也不等于建筑面积,它是计算某些特殊空间是否计容、是否收费、如何分摊的重要依据。
因为这里面有操作空间啊!
有些开发商会把原本不该封闭的空间,比如露台、设备平台,用玻璃一封,变成“可利用空间”,然后告诉你:“这部分虽然不计入产权面积,但投影面积大,您赚到了!”
听着像捡便宜,实则埋雷。
等你入住才发现:
更狠的是,一些精装修楼盘,空调机位、管道井也按投影面积打包进“赠送面积”,结果你花了几千一平的装修费,去装一个 legally 根本不属于你的空间。
✅ 小贴士:签合同前一定要问清楚——
“你说的‘赠送面积’是基于哪个部分的投影面积?有没有写进测绘报告?将来会不会被认定为违法建设?”
别不好意思问,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你未来五年能不能安心住、十年后能不能顺利卖。
2022年,杭州一位业主花了300多万买了一套改善房,销售承诺“主卧外送10㎡空中露台,可封闭改造”,他信了,装修时全封上,做了小书房。
结果第二年,物业发函:该露台的投影面积虽在你户型下方,但产权属于公共区域,封闭行为属违法改建,限期拆除。
业主不服,告到法院,法院最终判决:
“该露台位于建筑外立面,其下方投影面积虽与特定户型对应,但未纳入专有部分登记范围,依法属于建筑区划内的共有部分,被告擅自封闭,侵犯其他业主合法权益。”
一句话总结:你以为是“白送”的投影面积,可能是大家共有的“公共蛋糕”。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一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第3.0.14条
“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
未经规划许可的建设行为,属于违法建设,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限期拆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三条
屋顶、外墙面等区域,未明确约定归属的,推定为业主共有。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房产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投影面积”吃了亏。
有人多花了几十万装修一个根本不能合法使用的空间;
有人卖房时被买家砍价30万,就因为“你这阳台改过,算违建”;
还有人维权几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想说的是:
面积从来不只是数字,它是权利,是安全,是你未来生活的底气。
下次去看房,别光听销售讲“赠送多大”,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 拿出户型图,指着那个“送”的区域问:
“它的投影面积是多少?是否计入产权?有没有通过规划验收?”
如果对方支支吾吾,那你就要警惕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陷阱。
真正的专业,不是帮你省钱,而是帮你避开那些看不见的坑。
投影面积怎么算?一不小心多花了十几万,别再被开发商套路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买房时销售说“这套房才80平,性价比超高”,结果交房一看,实际使用空间连60平都不到?合同上写的建筑面积是90...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