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定期存钱不交社保,真的划算吗?

普法百科32秒前1

老铁们,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每月自己定期存一笔钱,不交社保了,这样是不是更划算?”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毕竟每个月扣掉社保的那笔钱确实不少,自己存起来还能灵活支配,但作为律师,我必须从法律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帮大家捋一捋——这看似精明的操作,背后藏着多大的风险

社保不是简单的“扣钱”,而是国家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本质是“用现在的钱锁住未来的安全感”,如果你选择不交社保,单纯靠自己存钱,可能会面临几个现实问题:

每月定期存钱不交社保,真的划算吗?

第一,养老靠自己存钱,真的够吗?
假设你每月存1000元,一年1.2万,30年下来本金是36万,就算加上投资收益,可能也跑不赢通胀和医疗费用的上涨,而社保养老金的特点是“终身领取+动态调整”,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而且每年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上调。自己存钱可能越花越少,社保却是“活多久领多久”

第二,医疗风险谁能兜底?
生病是人生最不可控的因素,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通常能达到70%-90%,而且有年度报销封顶线(几十万甚至更高),如果光靠自己存钱,一场大病就可能掏空所有积蓄。“存钱”和“医保”根本不是同一个量级的风险对抗工具

第三,社保背后的隐性福利,个人储蓄根本无法替代
比如生育津贴、失业金、工伤赔偿等,这些都是社保独有的保障,举个例子:如果公司辞退你,失业保险能提供至少12个月的补助;如果工作中受伤,工伤保险能覆盖医疗费和伤残津贴。这些“隐形安全网”是你存钱也买不来的

从法律层面看,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交社保是违法的(除非是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如果公司怂恿你“放弃社保换现金”,大概率是在规避责任——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公司可能甩锅,而你维权成本极高。


建议参考

如果你觉得社保缴费压力大,可以考虑以下方式平衡:

  1. 优先保留社保,尤其是医疗和养老部分;
  2. 额外储蓄+商业保险(如重疾险、年金险)做补充;
  3.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降低当下压力但保留基础保障。

相关法条

  •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定期存钱是美德,但放弃社保是冒险,社保的本质是社会共济和风险分摊,而个人储蓄更适用于短期目标或补充保障,聪明人不会用“存钱”去替代“社保”,而是让两者协同作战——社保打底,储蓄增色,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希望这篇分析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果还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每月定期存钱不交社保,真的划算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抑郁症网贷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3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