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骗局+合法应对全攻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深夜正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天,剩余本金XX万元,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 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面临法律诉讼。”
附带一个链接:“点击查询详细账单”。
看着挺正规,语气还特别严肃,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尤其当你最近确实借过网贷、信用卡刷得有点多,或者只是担心自己忘了哪笔小贷没还清……这时候,人最容易慌神,可你要知道,这很可能不是催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我就来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为什么一条看似普通的“贷款逾期”短信,可能正在悄悄掏空你的钱包?
我接触过不少类似案件,发现这类诈骗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流程”,简单说就是“恐吓+诱导+窃取”。
第一步:精准投放,制造恐慌
他们往往掌握你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甚至你知道但不常联系的借贷平台名),用“系统通知”的口吻发短信,让你觉得“这事真有发生”,语气越急迫,你越容易失去判断力。
第二步:伪造页面,诱导点击
短信里的链接打开后,会跳转到一个和正规平台几乎一模一样的网页——连LOGO、字体、布局都复制得惟妙惟肖,你一旦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信息就全被他们拿走了。
第三往后一步:盗刷资金或冒名贷款
拿到你的信息后,轻则盗刷你卡里的钱,重则用你的身份去注册新贷款、办信用卡,等你发现时,债台高筑,征信崩塌,追悔莫及。
最可怕的是,很多受害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被骗了多久,直到银行打来电话问:“您刚申请的50万消费贷是怎么回事?”
去年冬天,我在律所接待了一位李女士,她经营一家小餐馆,平时用微信借呗周转资金,某天早上,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
【金融风控中心】李XX,您在“借呗”的借款已逾期28天,欠款1.8万元,若不及时处理,将上报央行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起诉,详情请查:http://jtb-xxxx.com
她一看就慌了,“我明明还了啊!” 情急之下点了链接,按提示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和收到的验证码,不到十分钟,手机连续弹出三条扣款通知——总计被转走29.7万元。
我们后来调查发现:
虽然最终通过警方协助追回部分损失,但整个过程耗时近半年,精神压力巨大,她说:“那一阵子,我晚上都不敢睡觉,怕有人上门讨债。”
这就是典型的“伪催收+钓鱼网站”诈骗。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
更重要的是,任何正规金融机构都不会通过短信链接要求客户输入敏感信息,这是铁律!
面对这类“贷款逾期”短信,我给你一句最实在的话:别慌、别信、别点。
记住这三个“绝不”:
绝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尤其是带有“逾期”“征信”“诉讼”等关键词的短信,一律视为可疑信息,真正的银行或平台催收,会有官方app推送、客服电话、书面函件等多种正式渠道。
绝不透露验证码、密码、人脸识别等核心信息
验证码=取款密码!谁要验证码,谁就是想动你的钱。
绝不单独依赖短信判断是否逾期
主动登录官方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情况,哪怕真的逾期了,也要走正规渠道协商解决,而不是被吓得手忙脚乱。
最后提醒一句: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紧急还款链接”这种东西。
真正需要你还钱的人,不会怕你拖几天;而急着让你点链接的,多半是想把你拖进深渊。
保持清醒,守住底线,你的钱包才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提款机”。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实务,旨在提升公众防骗意识,如遇类似情况,请第一时间保留证据并报警处理。
贷款逾期短信别乱点!小心催收变诈骗,一招教你识破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面临法律诉讼。” 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