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怎么填?这5个细节不注意,小心吃大亏!
三方协议怎么填?手把手教你避开“坑” 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准备跳槽的职场人,多少都听过“三方协议”,可一拿到那张纸,很多人就懵了:这玩意儿到底怎么填?填错了会不会影响就业?我就从法律角度,帮你捋清关...
刚拿到offer,公司让你签个“三方协议”,说是保障应届生就业的,可拿着那张密密麻麻的表格,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要不要签?怎么填才不吃亏?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作为一名干了十几年劳动法和合同纠纷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学生因为不懂“三方协议”吃了哑巴亏——有人被毁约拿不到赔偿,有人稀里糊涂背上了违约金,还有人连自己签的是什么都没搞清。
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说清楚:三方协议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填?哪些地方最容易“埋雷”?
首先得划重点:三方协议 ≠ 劳动合同!
它是你(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之间签订的一份就业意向书,主要作用是:
简单说,它是个“准入职凭证”,但不具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等你正式入职后,还得签劳动合同,那时才真正受《劳动合同法》保护。
现在我们来看这张表怎么填,每一步都可能影响你的权益,千万不能随便勾勾画画。
别小看这一栏,很多学生填的是公司简称,腾讯科技”,结果合同章盖的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一旦发生纠纷,法院可能认定主体不符,维权难度陡增。
✅ 正确做法:让hr提供全称,一字不差地抄上去。
这是最容易“踩雷”的地方,有些企业会在协议里写:“若乙方违约,需支付5000元违约金。”
听着不多?但问题是——只有你违约要赔钱,公司毁约却不用赔你?
根据教育部规定,三方协议中的违约金应当双向对等,如果公司不录用你,你也应该有权主张赔偿。
⚠️ 建议:
有的公司写“预计2024年7月报到”,这种表述太模糊,万一你按时去了,对方说“岗位取消了”,你怎么证明他们违约?
✅ 正确写法:明确具体日期,2024年7月1日报到”,并注明“逾期未安排工作岗位视为违约”。
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类城市,落户名额紧张,如果你将来想在当地买房、买车、孩子上学,这个信息至关重要。
一定要确认:
这些都要在协议中备注清楚,口头承诺等于白说。
很多人只看打印好的格式内容,忽略了手写或打印的“补充条款”,而这恰恰是双方协商的核心。
📌 举个例子: 你可以加一条:“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三个月内,甲方未与乙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视为违约,乙方有权解除协议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这样就能防止公司拖着不签劳动合同,变相压榨实习生。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是985高校硕士,拿到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offer,签了三方协议,约定月薪1.8万,7月1日报到。
结果临近毕业,公司突然通知:“岗位调整,暂时无法录用。”
小李懵了,其他机会也都错过了。
他找到公司要求赔偿,对方冷笑:“协议里没写赔偿啊,你自己没看清。”
我去查那份协议,发现确实没约定公司违约的责任,只写了学生违约要赔3000块。
最后我们通过仲裁,主张该条款显失公平,最终调解获赔8000元,虽然赢了,但过程耗时半年,小李情绪几近崩溃。
这就是典型的“不对等协议”带来的伤害。
虽然三方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但它依然受《民法典》约束:
也就是说,哪怕它不是劳动合同,只要签了字,就有法律效力,违约就得担责。
兄弟姐妹们,听句劝:
三方协议不是走形式,而是你踏入社会的第一份法律契约。
签之前,请务必做到:
你的未来不该被一张草率签署的纸定义。
懂得保护自己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三方协议怎么填?签前不看这几点,小心踩坑还背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本文由执业十年劳动法律师亲笔撰写,只为帮你避开职场第一道坎。
刚拿到offer,公司让你签个“三方协议”,说是保障应届生就业的,可拿着那张密密麻麻的表格,心里直打鼓——这玩...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