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合同里的房字怎么写?少写一笔可能赔掉一套房!
最近有位朋友买房差点踩坑——合同上“房”字写错了!开发商把“房”写成“户”,结果交房时发现产权面积缩水,打官司折腾了半年。别看一字之差,法律上可能就是“天壤之别”,今天咱们就聊聊,签合同时“房”这个字...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找工作时HR递来一份《三方协议》,说“签个字就行,走个流程”,你二话不说就签了名字,结果后来换了工作,学校卡着不给发毕业证;或者公司突然毁约,你却拿不到一分钱赔偿?
别小看这张薄薄的纸,它不是普通的“意向书”,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掰开揉碎讲清楚:三方协议到底该怎么签?哪些坑绝对不能踩?签完反悔怎么办?

先划重点:三方协议 ≠ 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全名叫《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共同签署的一份书面协议,它的核心作用是:
✅ 明确毕业生毕业后要去哪家单位工作;
✅ 单位同意接收该毕业生;
✅ 学校据此为学生办理派遣手续(比如报到证、档案转递)。
但它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全部权利义务,比如工资、岗位、社保这些细节,一般不在三方协议里写清楚,所以很多人以为“签了三方就稳了”,其实大错特错。
举个例子:你签了某互联网大厂的三方,约定月薪1.5万,但协议上只写了“按公司薪酬制度执行”,结果入职后发现底薪只有8000,其余靠绩效,这时候你维权很难——因为三方协议没写具体数字!
我每年都会接到几十个毕业生的咨询,90%的问题都出在“盲目签字”,签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以下五点:
单位是否正规注册?有没有用人资质?
别被“某某项目组”“某某分公司”唬住,要求查看营业执照复印件,确认签约主体是能独立承担责任的法人。
违约金条款怎么写的?
很多企业会在协议中设定高额违约金,违约需赔5000元”甚至“一个月工资”,注意!根据教育部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且应合理,如果写得模糊或过高,一定要协商修改或备注“经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调整”。
是否有附加条款?手写内容有效吗?
有些公司在空白处手写“必须服务满三年,否则赔偿培训费10万元”,这种霸王条款合法吗?不完全合法!没有实际支出凭证的“培训费”索赔很难成立,但白纸黑字写了,后续扯皮成本很高,建议:所有补充条款必须双方签字确认,并保留副本。
解约条件是否对等?
常见陷阱:公司可以随时毁约,只说一句“经营调整”;但学生想换工作就得赔钱,这不公平!理想状态是:双方违约责任对等,比如都设5000元封顶,或明确解约通知期。
档案和户口去向是否明确?
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类落户难的城市,一定要确认单位能否解决户口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找工作时HR递来一份《三方协议》,说“签个字就行,走个流程”,你二话不说就签了名字,结果...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