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怎么买才不花冤枉钱?买错一份多掏几千块!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每年一到续保期,保险公司短信轰炸、销售电话不断,各种“全险”“尊享套餐”“VIP保障”听着高大上,结果保单拿在手里,密密麻麻全是专业术语,根本看不懂到底保了啥,等真出个事故,才发...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车险快到期了,销售一个电话打过来:“哥,今年续保给您打八折!”你一听挺划算,二话不说就续上了,结果第二年出了一次小剐蹭,报完险才发现,当初买的“全险”居然不包划痕,维修费自己掏了三千多,这钱花得冤不冤?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车辆保险到底该怎么买,才能既保障全面,又不花冤枉钱?
很多人以为“全险”就是啥都保,其实压根没这个说法!所谓“全险”,不过是销售忽悠人的词儿,真正合法合规的车险分为两大类:
交强险(强制)
这是国家规定必须买的,赔的是别人,不是你自己,比如你撞了别人的车,伤了人,交强险会帮你赔一部分,但额度有限,最多赔20万医疗费,财产损失才2000块,真遇上大事故,根本不够看。
商业险(自愿)
这才是“真·保障”的重头戏,主要包括:
重点来了:2020年车险改革后,很多以前要单买的附加险,现在直接打包进车损险了!比如涉水险、自燃险、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全都包含在内,所以你现在买一份车损险,其实已经比以前“全”多了。
别图便宜只买交强险
省那几百块保费,万一撞了劳斯莱斯,你可能得卖房赔偿,我见过太多车主,为了省800块三者险,结果撞人赔了47万,最后贷款还债。
别盲目跟风“全险套餐”
销售说“这套最全,99%客户都选”,你就信了?小心被套路,比如你开的是五年以上的老车,车损险每年三四千,修一次顶多半价,不如考虑不买或降低保额。
别忽视“小险种”
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听着不起眼,但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对方住院用了进口药,医保不报的部分你能赔上几十万,这种“冷门但关键”的险种,千万别省。
新手+新车:建议“交强险 + 车损险 + 300万三者险 + 司乘险 + 医保外用药险”,全方位保护,毕竟技术不熟,磕碰概率高。
老手+老车:可以考虑只买交强险+高额三者险(300万起),车损险视情况取消,省下的钱拿去保养,更实在。
代步车/使用频率低:可以买短期险或按天计费的保险产品(部分保险公司已试点),避免一年白交保费。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杭州的王先生开车撞了电动车,对方骨折住院,花了15万医疗费,法院判王先生承担主要责任,需赔偿38万,他以为自己买了“全险”,结果保险公司拒赔——原因是他没买“医保外用药责任险”。
医院用了很多进口药和特效药,这部分费用约22万,属于医保目录外,普通三者险只赔医保内用药,而王先生嫌“多加一百块不值”,没勾选这个附加险,这22万他自己掏了,加上误工、精神抚慰金,实际支出超过35万。
一句提醒没听进去,多花了半套房的首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
“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有义务明确告知免责条款和保障范围,但如果你自己没看清楚,签字即视为认可。
买车险不是拼手速,也不是比谁砍价狠,它是一场关于风险预判和财务规划的理性决策。
你要买的不是一张保单,而是一份安心。
✅ 别迷信“全险”话术,看清条款再签字;
✅ 三者险建议不低于200万,一线城市最好300万起步;
✅ 医保外用药险一定要买,一年百来块,关键时刻能救命;
✅ 每年续保前对比三家报价,关注服务而非单纯价格。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省下的保费是小钱,赔出去的现金可能是你十年的积蓄。
别让一次疏忽,变成一辈子的遗憾。
买车险,慢一点,懂一点,才能稳一点。
车辆保险怎么买才不吃亏?买错一份多花几千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车险快到期了,销售一个电话打过来:“哥,今年续保给您打八折!”你一听挺划算,二话不说就续...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